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上師駕到 >  行持大乘 - 心的訓練

陳果齊

陳果齊,原名陳漢榮。曾任刑事偵緝警長,期間遇見不少奇異個案,於八四年辭職全身投入鑽研人生命理哲學、玄學,尤其是佛學。九五年間由正統藏傳佛教南卡官促法系之法系主持人吉巴活佛正式封陳果齊為「貝瑪迦密典正寧波車」之殊聖寶上師之法位。
行持大乘 - 心的訓練
發表於 29-05-2019 12:00 AM

「修行就是這樣,必定會有很多阻障,因為要作佛事利樂別人嘛...」

「我病倒,是因為要代眾生病,是為消自己業障...」

不知各位有否留意,一直以來都存在這種怪現象。而這現象何時開始,筆者亦無從稽考,對於某些修行人仕來說,會有某程度之共識,但對一些從來沒有正面接觸過佛法的人,單憑這些言詞,可能會產生了數不盡的問號。

有時候,那些說出以上言論的人,可能對箇中蘊藏的意義,根本不甚理解,同時可能會對那些接受這些訊息的人,以為那些阻障、疾病...等的負面回報,就是因為作出利益別人之正面行為所帶來的。

 

 

同屬一樁事,有人認為它是「功德」,不斷地執著這個目的而行;亦有人認為它是「可怕的事」,往往因恐懼而避免關愛別人。

大乘佛法之精神,是極具意義,無論對個人、社會、地球以及整個宇宙,都會帶來無限褔祉。所以我們必須對它有透徹理解,否則當負面作用多於一切時,就會變成一種扭曲了的化學作用。

佛法,並非單指一些哲學理念,而是一種訓練過程,當中以心態的訓練為主流,所以佛法所啟示的種種行為,都是針對心態訓練為主。

我們不妨以本文開端所引述的兩段說話,嘗試透視剖析。首先我們須明白,一個人為甚麼會有他的痛苦、煩惱、病障...?這一切,都是循著一個延續而漫長的過程,產生因與果的回應,換言之,一些正面的行為會帶來正面的成果,而負面的行為將導致負面的成果。

故任何一個人,當作出某行為時,它的果經已潛伏在那裡,當各方面條件成熟,結果便自然出現。所以無論是好或壞的果,都要勇於面對與接受。

大乘精神,以眾生離苦得樂的方向而開展,一切行為以令眾生脫離痛苦及苦因、獲得快樂與樂因為依歸。這種心態的訓練過程,背後所蘊藏的實質意義又是甚麼呢?一旦掌握這些理念之後,在訓練過程中的一切行為,就已盡於修行大乘佛法。

 

 

我們為甚麼在發大乘心態修行時,要以滅除別人痛苦及給予別人快樂為開端呢?一般人,常把快樂與痛苦的焦點,只考慮到自己身上,因為覺得自己比別人更為重要,故此所作出的一切行為,先把那些被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最好的留給自己,剩下來被認為次要的才留給別人,心目中沒有任何事物比自己更重要。

所以一旦把痛苦與快樂的焦點,從自己轉移到別人身上時,那麼,才能作出利益別人的行為。

如何能令別人利益?如何能令別人快樂?除非我們不相信佛法,否則,我們找不著較佛法更有效的方法。

當一個人不相信因果業報的時候,盲目追求快樂,最後還是無法滿足其心願,到頭來往往苦果比樂果來得快、來得多。

你認識佛法,即懂得如何獲得快樂及如何遠離痛苦。換言之,當他人接受佛法之後,即能離苦得樂。

這個成果,不會在對方不接受、不了解佛法的情況下出現,對方絕不會懷疑作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

於大乘精神中,所謂「功德」,就是要令別人服下一劑「離苦得樂」的葯方,並非是自己服下病人所需的葯,而期望那個病人得到痊愈。這個透過相對層次,會激發起我們不斷地朝著這方向進發,而導致我們作出一切正面行為的動機與心態,就是相對菩提心。

 

 

單憑這種相對層次,來訓練自己以及引導別人得益,尚未究竟徹底,還順從自己所作出的一切行為,啟發起對世俗中二元對立的觀念 ---- 不再執著。平服對取與捨的執著,讓自己的心靈能擺脫人我、美醜、得失、苦樂、好壞...等對立觀念,這樣究竟終極的解脫智慧,將會在這條件下自然地流露。

當我們要做一些利益別人的行為時,同時須懂得如何從這些活動中,獲得究竟而終極的智慧。否則的話,我們只會因這些行為,單為自己帶來一點讚譽回報,極其量得回一些福報,談不上是功德。

當我們明白佛法本義,是為我們帶來些甚麼的時候,我們不會因為誤解而帶來恐懼與煩惱,別人所作的業因是無法把果報轉移到自己或其他人身上。若然可以的話,一切眾生早已在世尊成佛之前成佛,六道輪迴早已在世尊成佛之前終止。

故此,我們應感受到佛法住世的可貴,亦要感謝世尊把佛法留傳後世的心意。最後我們應明白到,佛法修行可能涉及各種不同行為與方式。但一切活動的重點,不外乎把佛法從一點傳送到另一點的延續不斷而已。

 

閱讀(6771) 網誌分類: 開示錄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