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陸叔開CHAT 2023 年 06 月 14 日

陳永陸

生活是很個人化的態度,人稱「陸叔」的著名財經股評家、兼投資策略顧問,用輕鬆心態,與跨界別嘉賓及以時事專題,去打開財經及以外的話匣子。

北都成就港創科

香港發展北部都會區,以創科作為焦點,多項土地研究正在進行中,其中一個新發展區「新田科技城」最近展開為期兩個月嘅公眾參與。新田科技城可以話係創科發展嘅核心區,會有三百公頃土地撥畀創科企業,其中會包括龍頭科企,亦有適合初創開展業務嘅園區。
我個人覺得,發展創科產業,覓地甚至造地發展固然必須,但更重要係組成企業集群(cluster),至能匯聚動力。全球最成功嘅創科集群當然係美國矽谷,當地能夠起飛,有歷史因素,亦同本身嘅地理優勢有關,及有名校科研支撐,組成產業群後能夠吸引最頂尖人才,以及大量風險投資,彼此環環相扣。

新田科技城展示項目資訊。

 


而新田科技城嘅地理位置同深圳只係一河之隔,假如配合方便嘅過關政策,比香港其他創科園地更適合同深圳合作發展。深圳近年成為內地創新創意之都,創科發展成績有目共睹;而香港本身亦擁有難以取代嘅優勢,例如同國際接軌嘅成熟金融系統、完善法制、世界名列前排嘅高等學府等,可以同深圳互補而達到集群效應。
參考二○二二年《全球創新指數(GII)》,瑞士、美國、瑞典雖然名次有變動,但繼續成為全球最創新經濟體三甲,地位穩固。中國排名升一位,排第十一;香港保持第十四位,但同新加坡相比仍然相差七位。不過,假如比較集群排名,「深港穗」蟬聯世界第二大創新集群,可見協作發展嘅威力。
隨住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國際創科中心,近屆港府着墨於創科相關政策,如放寬「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設立「產學研1+計劃」及研究喺大埔創新園建立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等。上年《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更訂明目標,要喺五年內吸引至少二十家龍頭科企來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務求激活本地創科引擎。
要搶人才、搶企業,完整嘅創科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矽谷、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等,能夠羅致上中下游科企,實現虹吸效應,形成產業生態圈,都係當中成功例子。新加坡喺二○一六年亦提出落實裕廊創新區,預留六百公頃土地打造先進製造業樞紐,包括人才培訓、研發及未來工廠等主題發展,目前已吸引到現代汽車、西門子、英偉達等跨國企業進駐。
香港過去成功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商貿之都、航運樞紐;邁入新經濟年代,我哋應該再下一城,落實「南金融、北創科」雙引擎。根據發展局近日公布嘅發展大綱圖,新田科技城連河套區佔地超過六百公頃,其中三百公頃為創科用地,可容納七百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規模相當於十七個科學園。而有別於數碼港和科技園嘅單一發展模式,科技城將興建新田市中心,提供約五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另有生活配套同文娛康樂設施,希望建立一個職住平衡嘅宜居社區。我期望今日講創科,不久未來見到港創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