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神奇粥油

與友人商談工作,相約在鯽魚涌富嘉閣吃午飯,原意是吃些點心,富嘉閣揸弗人李文基差人送來一窩白粥(見圖),想到近來吃得太多肥膩之物,正好清清腸胃,但他卻一言點醒:「別以為是白粥,是『粥油』,很矜貴的!」

富嘉閣與旁邊的粥麵館是同一經營者,粥麵館由「粥王」景叔主理,他早年在灣仔打出名堂,本已退休,李文基力邀出山坐鎮粥麵館,識途老饕又有靚粥吃。這窩粥油正是由粥麵館捧過來,但必須說明粥油在餐牌上沒有的,因為數量非常少,老友才有緣品嘗。

粥油不是白粥,可以說是白粥的副產品。在煲白粥的過程中,當米粒開始爆花,窩中的水變白變濁再逐漸變稠之際,浮面那層如米漿的便是粥油。早已聽過粥油之名,但卻從未吃過,今次一睹真貌,表面看來是粥水的濃稠版,如此看來有何矜貴?人人在家也可以煲出來。

小時候我瘦得奀挑鬼命,經常咳嗽,除了被迫吞腥到嘔的魚肝油外,媽煲飯之時故意多落點水,在米將要變成飯之時將多餘的水盛起給我飲,她說這些米水十分有益。別說米水,洗米水也不會浪費,都倒進花盆,但難以肯定栽種的青葵枝繁葉茂是洗米水的功勞。話說回來,米水好飲得多,甚至比飯更有米香,當然更好過加了假到不堪橙味的魚肝油。

一直以為,米水與粥水根本是同一原理和同一種東西,再推想下去,粥油也是同出一轍的產品,只是更稠而已。退休大廚師班哥容沛光說,真正似糊狀的粥油,不是普通人家煲幾碗粥時能煲出來的,即使煲得出也不是最滑米香最濃的粥油,像景叔在粥店煲如此大鍋粥底,煲出的粥油才最滋味。

有老人家曾經告訴我,粥油比米水更有益,其實百思不得其解,粥油和米水根本都出自米,吃粥吃飯把整粒米吃進肚,把全部元素吃了,不是更有益嗎?為何只強調米水和粥油有益?

翻查一下資料,嚇了一跳,原來粥油早已為中醫所知,被視為窮人的參湯,甚至有說比人參湯更有益。清代《本草綱目拾遺》描述:「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不少中醫藥網上資訊都說粥油補腎健脾,而《紫林單方》有一段更說:「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滾鍋中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煉過食鹽少許,空腹服下,其精自濃。」信不信由你。

盡信書則不成書,何況對中醫藥一知半解,從事新聞工作多年,對很多物事常抱存疑態度,說得愈神效愈可疑。始終覺得粥油原生於米,不是古靈精怪的化學物,況且風味很好,口感幼滑,給我多幾碗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