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封面故事 2013 年 07 月 07 日

振英一年 民怨未解 內外交煎 CY苦戰

香港回歸踏入第十七年,七月一日回歸正日撞正三號風球,全日狂風暴雨。今年建制派大搞慶回歸活動,但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冒住雷雨上街遊行,就住屋、扶貧、政改等議題表達對梁振英政府的不滿。

梁振英去年以強人姿態上台,想不到一年下來卻已內外交煎,在民生問題上,他先後推出港人港地、限奶令、買樓三辣招等措施,可是社會問題未見理順,反招來更多民怨。

本刊根據多名建制派人士分析,揭開梁振英上台後施政急陷泥沼的原因。其一是建制派在特首選舉中惡鬥後徹底撕裂,令政府在人才招攬上遇到極大困難;亦有指梁振英未有好好修補建制陣營內的裂痕,甚至選舉期間撐他的亦無落力保持密切關係,令不少「梁粉」生怨。

梁振英和問責團隊跟公務員的合作,亦見磨合困難;建制派亦因利益不再義無反顧保皇,甚至更出位批評政府。梁振英裏外均遇阻力,令他只做了一年特首,即慘陷苦戰。

數以十萬計市民毋懼三號風球下的狂風暴雨趁七一上街,民陣稱有四十三萬人參加,港大教授葉兆輝的統計小組指有十萬三千人,警方則表示高峰期有六萬六千人。

劏房戶由希望變失望

梁振英競選特首時大打扶貧牌,令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支持他,但一年過去,貧富懸殊依舊,基層市民的生活沒改善。住在葵涌劏房的何小姐亦對梁振英由希望變失望,激發她首次參與七一遊行。

「梁振英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一個特首若只為了贏出選舉而求其講一些口號及政綱,我覺得很離譜,亦對他的表現很失望。」何小姐一一年與丈夫離婚,持雙程證來港照顧一對九歲及五歲的子女,每月只靠約六千元的綜援過活。由於不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一家三口蝸居於葵涌一幢唐樓的劏房,單位面積只有八十平方呎,月租卻要二千五百元。

何小姐(穿雨衣者)對梁振英施政由希望變成失望,首次帶同子女參與七一遊行,並派發傳單呼籲社會關注基層市民的需要。

何小姐與一對子女蝸居八十平方呎的劏房,她批評梁振英未能兌現政綱內扶貧的承諾。

何小姐說,梁振英競選期間,聲稱當選後會幫助低收入人士,又說特別關注劏房戶的苦況,令她對梁充滿期望。但梁上場一年,扶貧措施少之又少,而透過關愛基金發放、俗稱劏房津貼的「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津貼計劃」,對劏房定義卻非常狹窄。「我住的劏房,業主由一個單位間成三個單位,但由於每個單位有獨立門口出入,關愛基金說這不屬劏房,不能發津貼給我。」何小姐埋怨說。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亦批評,梁振英在政綱內聲稱會增加未來五年公屋興建量,但至今仍只聞樓梯響,又玩弄數字遊戲,將部分一八年落成的單位提早於一七年落成,製造達標假象,但整體建屋量根本無增加。「縱使特首有扶貧思維,各部門缺乏溝通及協調,整個梁班子就像有心無力。」施麗珊說。

遊行人士參考日本動畫製成「進擊之共人」,諷刺梁振英霸道,罔顧小市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