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新聞專題 2017 年 03 月 11 日

動物拯救隊 日與夜全接觸

早前唐狗Dolly走失被困深谷,愛護動物協會的拯救隊攀山涉水五十二小時,終成功救Dolly脫險,振奮人心。

這支拯救隊成員十八般武藝在一身,全日on call,動物不論是中暑、撞倒、被困簷篷,抑或被棄非法養殖場……只要市民舉報,他們不分晝夜,第一時間奉命到場。這是一份工,也是一份使命,「要鬥智鬥力,現場有乜就攞乜(去救動物),盡力砌掂佢!」成員鄺子舜說。

他「入伍」逾廿年,遇見過大大小小的奇難雜案,每次也考驗急才及膽量,如冒雨獨自爬山拯救半天吊在攀藤植物中的小狗、用花生油救出困在汽車避震彈弓的貓,「我哋去解決問題,其實係一種藝術。」他見證近年港人保護動物的意識提升,但仍有不少人抱着「人有我有」心態養寵物,到最後把牠們遺棄街頭;亦有人放捕獸器在山上捉野豬吃,他慨歎說:「你可以唔鍾意動物,但唔代表可以虐待佢哋。」

貓隻被困樓高三層的水渠中,鄺子舜與兩名休班動物督察用游繩的方法,在空中成功救貓,過程歷時三個多小時。

「收到收到,我哋o依家出發。」這天,寒冷警告生效,鄺子舜駕着動物拯救車執勤,期間接到熱線中心的通知,馬上抵達旺角一個平台單位,為被老鼠膠黏住的白鴿脫險。

民生無小事,動物亦然,無論大小動物,拯救隊也一視同仁,就像消防員有需要就會馬上出動,「一日最少三單,最多一日可達十多單」。鄺子舜把白鴿救走後,馬上送返愛協九龍中心檢查。

這支拯救隊由廿名全職的動物督察,及約二百名義務督察組成,每日分三隊駕着拯救車遊走全港十八區。車上裝備齊全,包括不同大小的鐵籠、狗索、繩及捕獸籠,「有時動物遇交通意外可能受驚,需要帶去睇醫生,要用狗索或貓索捉佢入籠。放入籠後就會鬆開索繩,對佢哋傷害唔大。」如遇有動物躲在水渠、沙井等難以進入的地方,動物督察會用捕獸籠,放置食物引誘牠們自行脫困。

裝備雖然應有盡有,但臨場情況太多不確定性,最考隊員的急才及應變。有次拯救隊接報鑽石山墳場有流浪狗走失,墳場職員尋遍後山但只聞其聲,不見其狗,逐打電話向愛協求助。鄺子舜到場,冒着細雨通山搜索,「現場真係好崎嶇,要像蜘蛛俠一路攀石上去,但我只帶了頭盔、手套、繩、電筒等簡單工具,而且愈行就愈崎嶇,根本唔係人行嘅」,他硬着頭皮頂硬上,朝着聲音方向終於找到失蹤流浪狗,但發現牠被藤纏着小腿,半倒吊在斜坡上。

為了切斷絆着小狗的藤,他思索良久後決定折返,多拿狗索、繩、鎅刀等工具再上山。他一字馬站在石頭上切割藤枝,愈想愈感不妥,「剪斷藤之後點算呢?點樣防止隻狗跌落深谷?點樣帶走佢呢?如果貿然剪斷啲藤,我同佢可能會一齊跌落山。」鄺子舜左思右想決定拿狗索箍住牠再剪藤,「用最短時間剪最多嘅藤,減少狗仔掙扎嘅機會。」最後他不負眾望與小狗全身而退。

愛協接報一隻箭豬誤墮非法捕獸器後,摸黑步入叢林,救出被困箭豬,送到嘉道理農場作進一步治療。

 

野味捕獸器攞命

入行逾廿年,他一直走在動物最前線,見證港人保護動物的意識不斷提高。「九十年代時,仲有香港人食狗肉、覺得貓狗唔需要絕育,或者唔使食貓狗糧,食白飯就得。有人仲話如果隻狗唔舒服,自己會好番,放佢上山食草就無事!」直至近年,有更多人關注動物權益,更出現「貓奴」、「狗奴」。

市民對動物權益的關注度提升,每當發現虐待動物情況便會舉報,也加重拯救隊的工作,但為救動物,隊員從不嫌辛苦。上周,大欖郊野公園發現一個大規模的非法捕獸器,一隻唐狗誤中機關被吊在樹上。鄺子舜批評,現時仍有人為捕捉野味食用,並在郊外放下捕獸器。動物一旦中招,就會被尖刺刺入身體,嚴重者需要截肢或人道毀滅。「你可以唔鍾意動物,但唔代表可以虐待佢!」

愛協檢核部總督察吳縣勳負責處理虐畜案件及投訴,曾遇過有租客欠租幾個月後不顧而去,遺下十一隻狗在單位內「困獸鬥」。「女業主報警,我哋一開門就有狗頭從門口跌出來,原來啲狗餓到狗食狗,全屋好多屍體,有啲已經腐化。有隻狗伏屍屋內,開門只見其他狗食緊佢內臟。」吳縣勳把狗屍運到漁護處化驗,生還的狗隻則帶返愛協醫治,多數已被領養。「事隔至今仲未搵到那名租客,把他繩之於法。」

愛協處理得最多的求助個案包括「飛天貓」、動物被車撞倒及遺棄。鄺子舜叮囑貓主人妥善安裝窗網,「有主人為方便,裝咗唔合身嘅窗網,可能就係差一、兩吋,貓都有機會爬到出去,好彩就被困窗外,唔好彩就墮樓。」

此外,狗隻中暑也是常見的情況。鄺子舜指夏天狗中暑的機會不高,反而是秋天中暑的機會更大,「夏天三十幾度,天氣咁熱,人會有意識唔帶狗隻行山。但一入秋,主人五呎幾高,覺得風涼水冷好舒服,但狗矮我哋好多,地面又畀太陽曬到成三十幾度,隻狗其實被蒸緊,但得條脷散熱。」

鄺子舜與動物拯救隊隊員攀山涉水五十二小時,終成功救Dolly脫險。

 

檢核部的白板上記下每輛拯救車上的裝備,包括長梯、貓索及狗索等,確保每次出動也有足夠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