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6 年 03 月 22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及時雨

譚先生確診患上腎癌,已是九年前的事了。當時他因為血尿而發現患癌,掃描顯示他的腫瘤沒有擴散,便以手術切除受影響的左腎。那時,大家都以為手術可以解決問題,術後最關注的就是好好保護右腎的功能。

可是,三年後譚先生的腫瘤復發,一次覆診發現他的肺部有數個陰影,原來是長出細小腫塊,兩個月後再以掃描檢驗,那些小腫塊更長大了,於是醫生立即轉介譚先生至腫瘤科,接受適當治理。

腫瘤科醫生當時解釋,以往腎癌並無有效的藥物治療,近年卻出現突破,屢出新藥,包括簡便的口服標靶藥,惟新藥副作用比較嚴重,包括容易肚瀉、手腳掌遇壓力時容易出現炎症,以及容易血壓高。其中,譚先生尤其擔心血壓問題,生怕高血壓及有關治療藥物會影響右腎的功能。為了適應用藥及其帶來的副作用,譚先生唯有改變生活習慣,有時更需接受生活上的限制。

藥物的副作用曾令譚先生身體虛弱。然而,他無意中發現進食蠔類食品後會減輕藥物副作用,於是便經常烹調蠔鼓粥、蠔鼓湯,食用後的確副作用減少,精神轉佳。後來,當他發現蠔類食品失去魔法時,又發現了其他食品同具此效,例如海參。

過去六年,譚先生不斷用飲食等非藥物的方法幫助自己,更重要的是一直嘗試不同藥物,以提升藥效,包括四種屬於multi-kinase inhibitors 的口服標靶藥。這些藥最初反應良好,之後卻先後出現抗藥性或嚴重副作用,需要減少使用劑量。

一年前,他曾轉用另一種對腎癌有效的mTOR inhibitor,但使用數日後已受口瘡困擾,副作用嚴重,遂轉回multi-kinase inhibitors。為使盡量適應及減少藥物副作用,譚先生比以前更留意生活習慣。儘管這六年來,他的腫瘤得以控制,但在生活上卻添加不少有形及無形的壓力。

最近一次覆診,醫生為他帶來了好消息,最新的免疫系統藥物已正式獲批使用,研究證實它對腎癌及其他不少癌症都有效,且副作用不多。如今,譚先生未來可稍為放鬆生活上的限制,毋需過於擔心腫瘤的控制。

誠然,腎癌的治療方案多年來有莫大變化,由最初對化療無效,在二○○五年前唯一有效治療方案為「干擾素」及「白介素」,惟兩種藥的副作用多,效果亦不理想。其後,先後有七種藥物(multi-kinase inhibitors, mTOR inhibitors等)批准醫治腎癌,以及最近加入的免疫系統反制點抑制劑(PD-1抑制劑),估計可帶來更強藥效,同時病人毋需承受嚴重的副作用。

醫學和藥物發展一日千里,病人在治療腫瘤的數年間,已可經歷醫治概念上的大轉變。當癌症已成為慢性病,患者與癌共存之時,相信治療期間受惠於突破性藥物發展的情況,將愈趨普遍。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