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1 年 12 月 25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健康自己管

新冠疫情之後,「自我健康管理」這概念變成了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公共衞生措施,但在疫情之前,自我健康管理的原本意思是對個人健康相關資訊進行監測和分析,在過程中找出自己的健康高危因素,再以科研實證及確立的方法處理,以保持自己健康,即使有小病也不會惡化成大病。
現代科技發達,都市人都將自我健康管理委託給新科技例如可穿戴的醫療器材,取代了過去自己留意自己身體狀況的模式,其實最理想還是要配合傳統的「自己健康自己理」的方法,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後,體重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任何指標偏離正常範圍,都要通過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來嘗試更正,這不但可避免慢性及退化性疾病,如糖尿、腎衰竭、冠心病、腦血管病、甚至可減低患癌風險。
除了這些客觀指標,自己要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才能發現疾病早期症狀,及早診斷以增強療效。以腫瘤科為例,肺癌早期症狀包括咳嗽、有痰液或痰液質及量改變、氣喘等;大腸癌是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帶黏液等;乳腺癌是乳房出現腫塊、外觀改變、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等。關於乳房腫塊,有數項大型研究指出女性定期自我檢查乳房對及早診斷乳癌作用不大,但現實是身體各處一旦發現腫塊,對早期診斷腫瘤甚有幫助。
一般人來說,發現腫塊的不二法門是平日多留意自身正常狀況,另一可靠方法是對比身體另一邊的情況,如並不對稱,可能要找醫生跟進。

 

 


相對其他病類,能夠早期診斷癌症的好處更明顯,因為這不單能提升治癒率及治癒後的器官功能,亦擴闊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包括副作用較少的方案。就如四個月前確診大腸癌的Doris,她其實已發現大便帶血及黏液長達兩個月,但當時並未即時向家庭醫生求診,相反以為只是一般人理解的所謂濕熱,但後來家庭醫生一聽症狀,心知不妙,即為Doris進行大便檢查,結果發現她的大便隱血強陽性,即時轉介她由腸胃科醫生跟進。大腸鏡檢查顯示她的乙狀結腸有腫瘤,外科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更發現腫瘤附近四粒淋巴受影響。
Doris被轉介至腫瘤科醫生跟進,見面時更即問醫生是否自己耽誤病情太久?醫生解釋,病向淺中醫當然可帶來更多好處,但暫未有證據指出早兩個月發現大腸癌可減少影響範圍,不過淋巴受影響的數目多少的確反映病人之後出現遠轉移的風險,而術後輔助化療可將復發風險減低一半。
術後輔助化療是現代醫學在根治性腫瘤切除手術後的常規治療方案,如Doris希望接受另類治療,醫生認為未嘗不可,事實上現代醫學有很強證據支持另類治療,可減低復發風險。有部分癌症包括腸癌及乳腺癌,在診斷後能定期運動,如每日快步半小時,已可減低復發風險。採納多蔬果少肉的健康飲食習慣,將進一步減低復發及將來大腸再出現息肉的風險,且會帶來癌症以外的健康好處。漸漸,Doris習慣健康生活模式,正期待三個月後完成術後輔助化療的一刻。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