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曾淵滄教路 2015 年 02 月 11 日

曾淵滄

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考取管理科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大學教授。

遠水快變近水 新供應令樓市有壓力

政府官方統計資料公布,去年香港樓價上升百分之十三,其中細價樓升幅較大,這則新聞已引不起共鳴與迴響。因為香港人早已知道樓價仍然在上升,傳媒更經常以顯著篇幅報道某個細價樓盤呎價創新高,不單是私樓呎價創新高,公屋、居屋也如此。還有,有國際機構公布全球各大城市買樓的負擔比率,得出的結論是香港最慘,香港家庭中位數的人要十七年不吃不喝不住,用盡十七年家庭收入才能買得起樓價中位數的樓,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會見一群年輕人,年輕人問他幾時可以買樓,是不是要十七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樓。局長說他也很惆悵……總之,慘!慘!慘!

近期傳媒經常報道天價公屋成交,不能反映整體樓市的情況。

不過,我們千萬不好讓傳媒誇張的報道所迷惑,所謂十七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樓的說法是誤導的,因為香港有一半的人口是住公屋或居屋的,因為家庭收入中位數的人有一半可能性是住公屋或居屋。他們不買私樓,要買私樓,也一定是買私樓中價格最低的樓,而不是樓價中位數的樓。國際性的研究構構沒有把香港有一半人口住公屋或居屋考慮進去,要比較有效的反映香港人買樓的負擔,是應該以有樓者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的收入來衡量他們的買樓負擔。

另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也是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所謂樓價實際上只代表目前成交的價格,那些在很多年前已經買下一個樓房單位的人,以他目前的收入很可能買不起他目前居住的地方。只不過,當年他們買得起,而且也很可能還清了貸款,電視上有非常大量的物業貸款廣告,目標客戶就是這些人,這些在早年買入房屋,已還清貸款的人,鼓勵他們再次貸款來支持孩子們做生意,買樓……

今日的樓價不代表所有居住在自置樓房裏的人所能買得起的價格,這只代表極少數願意在今日買樓的人所願意支付的價格。

今日樓價創新高,不過,一些豪宅一手樓銷情慘淡也是大家應該知道的。目前的樓價只是小量單位面積很小的樓房,在不斷地製造呎價創新高的新聞,面積較大的樓房價格已無力再漲。

不錯,樓價上升的周期很長,但是不論多長,也不可能永遠只升不跌,大家看看現任政府每月推出的土地投標有多少?大家不好輕視這些供應,不好永遠把「遠水救不了近火」這些話掛在嘴邊,要知道,日子一天一天過,遠水很快會變近水,今年的樓花供應已大大的增加,等於兩年後入伙的新樓供應也大大的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