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大英Blog物館 2012 年 09 月 25 日

黃國英

股壇名嘴,放棄高薪厚職,自立門戶幫客揸鑊鏟搵真銀,信念是「錢可以輸,信心不可輸」。

四類企業增長故事 結果差天共地

早前本欄講過,投資者熱愛增長,上市公司也被迫「提供」增長亮點。但在相同的出發點下,結果卻各有不同。少數公司成功創造價值,轉化成股東的回報;多數卻只能浮浮沉沉,成效不彰。正如大部分經濟因素,如通脹等,對不同股份有不同影響,增長之於企業,也不可一視同仁。雖然在財務報表上,大家都是多一蚊營業額、多一分純利,但增長從何而來,效果相差很遠。

蘋果開拓的手機市場,可說是由無到有,是市場本身的增長。

增長背後誰萎縮了

企業教科書將增長源頭,大致分成四類:市場本身增長、市佔率增長、加價、收購合併。要知道公司的板斧是否對辦,盡信數不如無數,因為公司要在一、兩年間,於數字上增長,尤其只是營業額,難度不高。要考慮的是公司做大背後,是誰萎縮了?「被倒退」的對手,是只能眼定定等死,還是短期內有力復仇,大舉反擊?

從無到有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是最佳例子。四類增長中,它們屬於市場本身增長。浪潮之初,大部分用家是由無(智能)機到有機,萎縮了的對手,是傳統手機、電腦製造商,由於距離夠大,落後者並不是求其推推新款,砍砍價便能過骨,完全不是這回事,消費者的錢,早已一去不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吃掉舊式電器市場,作為自己的增長,而不是在固定範圍內互咬,自然有較持續和有價值的增長。

如果一家企業,去開拓全新地域的市場,最終益了大棚,也就不會引來報復,這種增長模式,也同樣是細水長流。例如彭博報道,寶潔(PG)遠赴越南,大灑金錢,贊助學校推行健康教育,洗手洗衫洗地,統統送相應產品。同業絕對樂觀其成:人家去了當開荒牛,雖然有先行者優勢,但始終消費者是貨比三家,第二時間入場未必無得打;而當地人增強使用清潔產品的意識,卻是人人有份,沒理由也不可能作出反制措施。就寶潔的角度而言,對手不用心急來搶,雖然不是千秋萬代,但起碼有好一段時間,可以穩紮穩打地增長,而不是所有推廣開支,都在同業軍備競賽中消散。

減價戰兩敗俱傷

相比之下,以減價戰取得市佔率增長,便非長久之計。因為減價沒有技術含量,任何公司都可以立刻加入戰團。況且這種打法,就像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星爺與梁榮忠鬥打自己來扮慘,結果一定不死也重傷。減價除了損害利潤率,也會影響產品形象,和以後加價的能力。

如上所言,加價也是增長的一大法門,但這涉及議價能力。缺乏議價能力的商品,盲目加價用家便會「轉會」,因加得減。具定價權的品牌、獨家貨,才可以靠加價來增長。這種增長不必令對手萎縮,因為是自身與消費者間願打願捱的互動,當然同樣更持久和具價值。至於收購合併,成敗很大程度是作價與公司整合技巧之別,篇幅所限,有機會另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