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精神食糧 2011 年 11 月 18 日

黃宗顯

精神科專科醫生,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大學兼職教師,曾任多份報刊專欄作家,每天工作要面對不少生命中的精神迷路人,也愛走出診症室,以文字分享杏林點滴,宣揚愛與關懷。 著有《還須心藥醫》和《情緒病診療室——破解人心的密碼》。 電郵地址: drwongchunghin@gmail.com

奪命叫聲

那天,媽媽帶着二十多歲的兒子小明乘搭小巴,他們上了小巴,剛巧剩下兩個在司機後面的座位,於是他們便坐下,車程大約半小時。待所有乘客坐下,司機便開車全速前進,因為司機的駕駛速度很快,車上的車速監察器偶爾會發出警報聲響,這輛小巴就像大家印象中的「亡命小巴」。

正當小巴正在風馳電掣時,毫無預兆,小明突然喊破喉嚨地大叫了一聲「呀」!就是這突如其來的一聲,把司機嚇了一跳。那一刻,司機未能抓緊軚盤,小巴左右不穩地搖擺,司機又突然把車煞停,車胎跟地面摩擦發出了刺耳的聲響,車上其他乘客也來不及反應,有幾位乘客甚至高聲呼叫出來。

車子煞停後,緊隨後面之的士又來不及煞掣,從後跟小巴發生了輕微的碰撞,也有一些小巴上的乘客有少許皮膚擦損。就是小明的一聲大叫,釀成了這次事件的發生,小明有輕度智障,對他行為帶來的後果等事,不是太理解。然而,作為媽媽的,感到極度不好意思,滿臉通紅,露出尷尬之色。明媽抱歉地對司機說:「十分對不起,請你原諒,醫生說小明不時大叫,是一種病態,那是不能自我控制的。」

司機當時怒氣還盛,未能冷靜下來聽明媽的解釋,又氣沖沖地指着小明責備他,說他擾亂社會安寧。小明被陌生人狠狠地痛罵時,表現緊張,咬牙切齒,拳頭緊握,突然連環放聲叫了幾聲:「呀!呀!呀!」自此以後,媽媽再不敢帶小明乘搭交通工具,連地下鐵也包括在內,只會乘坐的士出入,他們的經濟情況不太理想,所以小明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留在家中,甚少外出。

有一天,媽媽帶小明到住所樓下的茶餐廳吃晚飯,那時候,茶餐廳內的食客不多,當女侍應準備把食物端上餐桌時,小明又突然大叫一聲「呀」!那一刻,女侍應手上的食物還未能安全抵達桌上,她在靜靜的環境中,被那響亮的一聲嚇了一跳,呆愣愣的,手上的幾碟食物也隨之而跌到地上去。就是這樣,小明又被媽媽大罵了一頓。後來媽媽再不敢帶小明到餐廳去,還有一些很靜的場合。

那天,媽媽帶小明來到我的診症室,坐在我面前的他,戴着一個口罩。我遂問他是否有甚身體不適,他一言不發,明媽便解釋說:「因為他失驚無神大叫幾下,於是我便叫他戴上口罩,一方面可以減低他大叫的聲浪;再者可提醒他不應隨便大叫,要自我控制一下;另一方面,別人以為他患上感冒,便會遠離他一點,即使他突然大叫,影響也可減至最低。」想不到他的媽媽能想出這個辦法,但我想口罩未能有效地控制這個大叫的問題。

我一邊問病歷,一邊埋首把資料記錄在醫療檔案中,突然,「呀」的一聲又劃破了診症室內靜靜的氣氛,我也親身感受到小明叫聲的「威力」。

小明大叫的問題,稱為發聲抽動(Vocal Tics),是一種非完全自願,但可被抑制的行為。壓力、疲勞、厭倦或高能量的情緒包括消極和積極的情緒,都會增加發聲抽搐的發生。接着,小明便要接受藥物和行為治療,以減低「奪命叫聲」帶來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