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營養.健康 2020 年 01 月 26 日

淡水魚VS鹹水魚 選擇因素大解構

農曆新年臨近,不少香港人聚餐時都會選擇進食魚類,寓意來年「年年有餘」。可是魚類林林種種,有淡水魚和鹹水魚之分,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才能食得開心又放心? 今期高級營養師剖析淡水魚和鹹水魚的營養價值,以及講解如何挑選魚類進食。

淡水魚和體型較小的魚類,鈣質和鐵質的含量較多。

 

鹹淡水魚 營養相近

淡水魚(Freshwater fish)和鹹水魚(Saltwater fish)是大眾較常分辨魚類的方法,顧名思義兩者的分別在於其生活水域的鹽分含量高低不同。
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說:「淡水魚和鹹水魚的營養略有分別,但不至於對人體健康有大影響,市民不需要特別為了吸收某些營養而指定吃某一種魚類。魚類營養以蛋白質和脂肪為主,蛋白質佔六至七成,脂肪則佔百分之四至二十一,其含量受魚類的肥瘦、性別、天氣、季節等因素影響,例如冬季時的魚類及雌性的魚類會有較多脂肪。
而根據過往的研究顯示,鹹水魚的鈉質和鉀質含量較高;相反淡水魚和體型較小的魚類,鈣質和鐵質的含量則較高。另外,淡水魚的奧米加三脂肪酸一般會略高。」

在水溫較低水域生活的魚類,奧米加三脂肪酸含量較高。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