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0 年 10 月 19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自助 助人

醫學昌明,醫療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令不少過往無法治理的疾病也有藥可醫,也將過往治療過程的副作用大大降低,這些例子在腫瘤科可謂俯拾皆是,例如過往晚期肝癌患者倘若不適合接受手術,可說是只能等待死神的來臨,但近年出現了治療晚期肝癌的標靶藥物,增長患者的壽命。除了有新式藥物可用外,經常用作殺死癌腫的放射治療也有不少新改革,包括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與呼吸同步的放射治療、螺旋放射治療(tomotherapy)和數碼導航刀(cyberknife)等,都可提高放療的精準度,減少傷害健康細胞,從而減少副作用。新藥新技術的出現對病人本是好事一樁,不過這些新治療項目的費用一般較高昂,令醫療開支不斷增加。

另一邊廂,香港人口持續老化,而長者的醫療需要無可避免比一般人多,再加上醫療技術的進步,令過往的「絕症」成為「慢性疾患」,卻同時令患者需與疾病共存更長時間,所以整體人口的醫療開支變得愈來愈沉重。由此可見,如果再不增加相關的醫療資源,必定令現有的醫療水平下降。

但資源何來呢?最簡單的做法是增加稅收,但香港的稅基狹窄,每年需要納稅的人不多,由一小撮人負擔全港市民不斷上漲的醫療開支,似乎有欠公允。在2008年政府所推出第一階段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中,也發現市民普遍對推行強制性輔助醫療融資方案有所保留,因為這會等同以人頭稅的方式向每位市民抽納固定金額的稅收,來支持不斷上漲醫療開支,這雖然可解決公平問題,但對弱勢階層來說則是百上加斤。

解決醫療資源的問題並不容易,但是人口老化及醫療成本上漲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需要從速處理。所以經過整合第一階段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後,政府便得出推行自願性醫療保險計劃的結論。這個計劃最重要的目的,是讓願意付出多一點金錢去追求健康的市民,可以得到應有及合理的保障。過往,醫療保險良莠不齊,例如投保人往往因為種種原因,得不到保單所列的保障、長者或已患嚴重疾病的更被拒受保、私營醫療的收費透明度不足等等問題,令他們對醫療保險卻步。但將來推出的自願醫保將會改善上述漏洞,讓負擔得起的市民能夠在私營醫療市場得到物有所值的醫療服務,而一群未能負擔得起的低下階層,可繼續在公營醫療機構得到一定水準的治療,也讓公營治療繼續補足私營醫療難以提供的急症及複雜疾病的治療服務。

為此,政府撥出500億作為「誘餌」,鼓勵市民參與醫療保險計劃,並同時承諾公帑繼續是醫療服務的主要資金,並會不減反增,而且這個計劃是自願性質,不會強逼所有市民參加;由於這個計劃受到政府規範和監管,為參加者提供有質素且物有所值的醫療計劃,包括讓他們在步入晚年後仍能得到醫療保障等。

基於以上考慮,相信這個自願醫保計劃推出後,不會得到全體市民的參與,估計約有三十至五十萬市民參加,但這已經可以幫助一小撮人轉向私營醫療服務,達到減輕公營服務負擔的目標。所以,對這個計劃無興趣或無法負擔的人士,大可不必急急抨擊這個計劃。不少人認為該五百億誘餌只是幫助中產人士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若將該筆款項直接投放在醫療系統會更加恰當。然而不少人卻忽略了這五百億元在未來十數年,是與有能力負擔的市民一起進行醫療融資,令更多人對自己的健康作更好預備;相反,把五百億攤分十多年投入醫療系統,只是在現有的每年三百億資源上增加一成,對提高醫療水準的效應,應不及由融資過程所產生的槓桿效應大。

自願醫保或許尚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修改,甚至長路漫漫,荊棘滿途,但總算為討論多年的醫療融資跨出重要的一步,有關當局這份道德勇氣值得一讚。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