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封面故事 2018 年 02 月 11 日

政府打假不力 香港淪假藥之都

喇叭牌正露丸竟變爵士牌?兩者包裝設計激似度高達八成以上,藥房職員更聲稱,喇叭牌藥力失效,「呢個(爵士牌)強力啲,o依家個個都轉食呢隻。」

類似有影射之嫌的A貨藥品湧現全港,本刊記者到多區藥房巡查,娥羅納英H軟膏、公牛牌風痛靈、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等鬧「雙胞」,部分更較正印賣貴一倍,但藥劑師及中醫師拆解成分時,發現部分疑似A貨採用廉價藥材,有些更是無料到的「假藥」,因為產品根本沒有添加具藥用價值的材料,亦因此毋須申請衞生署中成藥註冊便能賣通街。

「擺明係欺騙市民!」有正版廠商怒斥,市面上的A貨、假藥氾濫成災,一隻正貨竟被翻出逾十種版本。A貨成分存疑,有市民服用後不適,向正版廠商投訴。正版廠商不忿「食死貓」,早前舉報海關,並協助當局執法,成功搗破假藥集團。但廠商批評,法例令無良商人能走法律罅,加上政府打假乏力,每每要版權持有人舉證及協助執法才能破案,導致A貨藥物變本加厲。

記者在藥房內隨手找到爵士牌正露丸,店員落力推銷並慫恿記者購買該藥品,「呢隻產品比喇叭牌強效好多!」

本港實施《版權條例》、《商品說明條例》及中成藥註冊制度多年,但有影射之嫌的成藥仍大行其道賣通街。本刊記者在北角、元朗、荃灣及上水一帶藥房巡視,輕易發現大批A貨藥的蹤迹,包括喇叭牌正露丸、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娥羅納英H軟膏、公牛牌風痛靈等家傳戶曉的藥物都鬧雙胞。

部分疑似A貨更明目張膽與正貨擺放一起,乍眼看以為是同一產品,因為包裝、用色、商標設計,都有八成以上相似,只差品牌名稱有一、兩隻字不同,或商標圖案不同而已,有藥房職員更宣稱這些藥,比正印更強力有效,故部分售價較正印貴一倍。

著名的喇叭牌正露丸,橙黃色包裝配上喇叭的商標圖案,是該產品標誌性的包裝設計。但記者在藥房內,隨手找到另一款正露丸,同樣採用橙色包裝設計,商標圖案不用喇叭,改用色士風樂器,店員落力推銷指,喇叭牌已失藥效,慫恿記者買這款名為爵士牌的正露丸,還多番強調:「呢個強力啲,o依家個個都轉食呢隻。」

該產品與喇叭牌同價,但產地完全不同,喇叭牌產自日本,爵士牌卻是台灣生產,而且藥味不及喇叭牌強烈。對照成分表顯示,爵士牌的成分包括甘草末、桂皮末、丁香末、龍膽末等,雖有清熱去滯功效,但沒有喇叭牌所含的殺菌成分木餾油。

爵士牌正露丸(左)與著名的喇叭牌正露丸,不論包裝、用色、商標設計,都有八成以上相似度。

 

兩招免註冊走法律

常被影射的成藥、具驅風袪濕解痛之效的公牛牌風痛靈,近年深受內地遊客歡迎,是訪港必買的手信之一,惟記者在多間藥房都發現貌似公牛牌包裝的驅風藥,包裝顏色、商標圖案及外觀跟公牛牌激似,售價更較公牛牌平一半。

記者向正版的公牛牌生產商查詢,公司總經理劉楚武甫受訪大歎無奈,還端出他在市面發現的十多隻老翻產品出來,大訴苦水說:「呢個問題存在已久,近年自由行鍾意嚟香港掃藥,假貨商人見有利可圖,生產愈來愈多A貨,問題就變本加厲。」

最教他氣結的是,市民睇錯買了A貨,食壞人時就向正貨商投訴,早前就有市民聲稱服用一款A貨「風痛靈」後感肚痛及暈眩,便致電劉先生的公司投訴。劉先生忍無可忍,派員到出事藥房搜集證據,向海關提供假藥資料及藥房資料。上周,他受海關邀請協助採取執法行動,搗破一個貯存及分銷懷疑冒牌中成藥集團,起獲A貨公牛牌風痛靈及安宮牛黃丸等侵權產品,貨值五十萬元。

他表示,舉報疑似影射中成藥的程序繁複,不是打個電話就能了事,商標持有人必須在海關採取執法行動時,在場向海關確認有關藥物屬侵權產品,海關才能「拉人封艇」。

他最看不過眼的是,公司辛苦建立的品牌,別人唾手「翻版」就能在市面發售,「我哋申請註冊用咗好多錢同時間,先可以喺市面藥房賣,但點解有啲假貨唔使註冊就流出市面,搶晒正貨生意?」

以記者買到A貨「風痛靈」為例,未有衞生署藥物註冊編號,成分包括桂枝、海風藤、五加皮等廉價中藥,正貨則採用杜仲、續斷、當歸等名貴中藥。特別之處是A貨添加一種非中藥「水解骨膠原」,包裝盒還附有營養標籤。劉先生指出,這一種非中藥成分及營養標籤,正是A貨成功走法律罅,毋須註冊的關鍵所在。

不少內地旅客以為本港出售的藥物有信心保證,不時來港掃貨,卻成為假藥集團的落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