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17 年 08 月 18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倫敦唐餐憶舊

我輩中人,曾經在英國留學或居住過一段時間的,都會對倫敦的唐人街有深刻回憶。我在八十年代中期,和一班初進政府工作的政務官,獲公費保送到牛津大學遊學一年。英國人是殖民統治的高手,這種遊學團當然算是人才培訓,但多少有些洗腦成分,讓仍是白紙一張的「青年幹部」們感染一下大英帝國的偉大文化。一開始,上級已向我們告誡:要努力融入英國人的生活,切勿經常和香港人聚在一起,放假時也不要老是往倫敦唐人街跑。但我們還是一放假便到唐人街。與其說血濃於水,倒不如說是「蓴鱸之思」。大學的膳食實在不堪,我們每晚都要像哈利波特那樣,穿着黑袍在莊嚴的大飯堂裏吃一些毫無烹調可言的菜,而且牛津也只有一兩間中菜館,所以一到周末便好像放監一樣,到唐人街找吃的。其實除了吃,還會順道光顧華人開的理髮店和超市,買些即食麵和罐頭回去。說起來慚愧,在英國住了一年,吃過最美味的一餐,就是在寒冷的深夜,自己在房間偷偷煮的「丁麵」,上面澆上罐頭紅燒圓蹄!

那年代的唐人街是個髒兮兮、龍蛇混雜,和「五味紛陳」的地方,在那裏你不會因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那時還沒有高尚的中菜廳,留學生最喜歡那家叫「旺記」的食店,五英鎊一碗雲吞麵,又貴又難吃,但勝在吃得飽,還有一些色澤曖昧的燒味,勉強可以一慰鄉愁。我最近到倫敦唐人街一遊,發現「旺記」還健在,風格始終如一,難得的是菜牌的價錢竟如停留在時光機,雲吞湯麵賣五點三英鎊,而肉絲炒麵、叉雞飯只賣五點八英鎊,簡直平過太興!

今天倫敦的中菜可說是脫胎換骨了。那天我們在 Covent Garden看完音樂劇,拉隊去附近唐人街一家叫「金鳳凰」的店吃消夜。掌舵的是第二代香港人,地方是典型港式酒樓格局,但乾淨得體,座上老外也不少。食物的品質比得上一般香港酒家,而且份量更大,價錢更實惠。燒鴨湯河、苦瓜牛肉和椒鹽肉排都做得好,也只是香港的茶餐廳價錢。

要吃高檔一點的話,就一定要去Baker Street的Royal China。那裏非常火爆,服務很到位,點心和炒粉麵簡直可以媲美香港酒樓。不過這裏畢竟是英國,菜式也不免為老外的口味作出妥協。例如這裏的招牌菜便是一味英式燒鴨,是先把鴨子油炸,皮肉用手撕開上桌,客人便像吃北京烤鴨那樣,用薄餅、大葱、甜醬裹着吃。做東的英國朋友很自豪地說這菜是英國獨有的,我只能點頭稱是,但可能是那晚的鴨炸得過火的關係,又乾又老,心想這個菜難怪香港沒有,因為根本過不了香港人的法眼。反而那個龍蝦伊麵很好,三十英鎊一隻加拿大龍蝦,已夠六個人吃得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