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17 年 08 月 13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身嬌肉貴黃油菰

居於阿爾卑斯山下的歐洲友人講過一個生活細節,至今仍然深印腦海。他說,秋天走到樹林裏,一地散落長滿刺芒的栗子,也可能會找到大大粒的榛子,仔細再看樹幹枝椏之間更可能發現長出各種菰菌,都可以隨手撿拾。根本毋須鑽進深山,歐陸地區的果仁菰菌,雖未至於唾手可得,但的確便宜得很……如此隨意如此野,是多麼令城市人嚮往的生活!

有兩次適逢名貴的黑松露和白松露菌季節到訪意大利,真的大快朵頤,不僅比香港平得多,更是絕頂新鮮貨色。今年中秋前後將會先往意大利,深秋轉赴奧地利,不盡地吃松露菌更待何時!

當年何鴻燊四姨太以四百多萬元投得史上最巨型白松露菌王,有幸在澳門的菌王盛宴叨陪末座,厚臉皮央意大利廚師刨多幾片到碟上,成為平生飲食史上的一則佳話,並得以間中在友儕間認屎認屁。對我這類窮中產來說,在歐洲當地吃兩根指頭般大的松露菌,再便宜也算貴,但新鮮卻是無敵了。

不只松露菌,菰菌亦是到歐洲必嚐之野物。在香港新鮮菰菌難求,因很多造期都很短,又因時因地的差距,有時只能吃乾貨,乾貨風味不一定輸給鮮貨,要看是甚麼。

這天在本地貴價超市看到來自奧地利的雞油菌,每一百克叫價五十九元,特別有告示要求客人不要直接用手觸摸,想觸摸請戴上手套。雞油菌即是黃油菰或黃菌,的確十分脆弱,手氣沾得多很快萎靡,手力稍重可以輕易摧殘喇叭花形的菰體,對它必須諸般呵護。其實不應該出手,在歐洲的市場,買多少告訴販子好了,自會量秤包裝妥當交到顧客手上。

看到本地超市的黃油菰,不太提得起勁,並不是看到很多頂都破損,而是恰巧歐洲友人剛來電告知,他正趕往維也納機場準備乘搭直航機回港,出機場前在市場買了黃油菰,囑我預備在十多小時之後炮製最新鮮的黃油菰大餐。

他先把照片傳來,讓我先流口水。只見不僅菰體大頂,而且大都是完好無缺的,半公斤六歐羅。現在是造期之始,友人說過多兩星期有機會每公斤降價至五歐羅,但身在海外的我不宜捕捉時機,因為黃油菰造期只得一個月左右,蘇州過後無艇搭啊。

黃油菰與木材共生,少不免黏附一點木屑或草末微塵,有人在炮製前先沖洗一下,但若輕掃除去雜質,我寧願讓它乾身落鑊,猛火快炒避免出太多水。心中已擬定菜單,部分配忌廉和少許煙肉碎做意粉,最大最靚的以牛油和少許鹽炒熟淨吃,是要仔細好好品嚐新鮮黃油菰的最原裝風味。

霍志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