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時事速報 2017 年 03 月 09 日

中藥非人人受得起 揭六味地黃湯傷肝險攞命

當局擬今年內修訂《中醫藥條例》,賦權衞生署署長回收有問題的中藥材、中成藥等產品。事實上,不是所有中藥都如公眾所認為的天然無害,好似八旬的江太獲一名註冊中醫師朋友處方「六味地黃湯」,她逾一個月內僅飲用七劑,已患早期肝衰竭,險要換肝續命。經化驗發現,其中一藥材「補骨脂」疑是肝中毒元兇。

「補骨脂」是冬天常見的補藥,但醫管局中毒諮詢中心資料顯示,過去三年先後有九人因服食「補骨脂」中毒入院。中醫書記載「補骨脂」無毒,但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部分人的肝功能無法有效分解其藥性,以致肝臟不勝負荷中毒。

此藥受規管,但記者到註冊藥店放蛇,在無中醫師處方下,仍能輕易買得到,凸顯本港中藥規管形同虛設。也有西醫生質疑,部分中醫師不知「補骨脂」等藥材的風險,促請當局審視通報機制,將有關中毒個案通報中西醫,提高業界的警覺性。

六味地黃湯是不少中醫師推介給市民進補的藥方,但成分之一的「補骨脂」未必人人受得起,隨時誘發肝病。

 

記者放蛇發現,藥店毋須客人出示處方照售像黑豆的「補骨脂」,店員亦沒提醒該藥有引致肝受損的風險。

「一直以為中藥好溫和,估唔到搞到肝衰竭咁大件事。」八十二歲的江太月前從鬼門關檢回一命,提起中藥材「補骨脂」,仍驚魂未定,大喊:「經此教訓,乜中藥材都唔敢食。」

平日無病無痛的江太,向來覺得中藥材屬草本天然食品,不像西藥藥性猛。去年十月,她有見天氣寒冷,想補身驅寒,獲任職註冊中醫師的朋友處方「六味地黃湯」後,她到上環一間註冊中藥店執了多包藥材,成分包括生地、熟地、丹皮、補骨脂等常見藥材。

「六味地黃湯」是坊間調理身體的常見藥方,而且由中醫師處方,江太放心飲用,未料險變成「催命藥」。她憶述服藥之初已有不適,「飲完第一劑(藥)已經唔妥,覺得全身發冷又發燒,但以為係感冒反應,隔幾日繼續飲。」

如是者,她每隔幾日飲一包藥,逾一個月先後飲了七劑藥,不適情況愈見明顯,她說:「覺得成個人好攰,無胃口食嘢」,但基於對中醫藥的信賴,她不以為意。直至同住的幼子發覺母親面色黃如蠟像人,於是通知任職內科顧問醫生的哥哥江明熙。兩人深知不妙,遂將母親送院,證實患急性肝炎。「黃膽素同肝酵素竟然比正常人高出廿倍,更一度出現肝衰竭病徵,病得咁急,原因令人費解。」江明熙說。

母親中毒初期病因未明,江明熙醫生查根究柢,終發現中醫處方的「補骨脂」原來可以好攞命。

 

江太服用「補骨脂」後引發急性肝炎,面色黃如蠟像人;要狂飲水排毒,才重拾紅潤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