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老總手記 2016 年 11 月 22 日

關慧玲

《東周刊》社長兼總編輯。

百歲饒公「練仙」養生

人稱「饒公」(見圖)的本港漢學大師饒宗頤明年一百歲了,他每次公開露面都容光煥發,原來佢養生有道,秘笈是每日操練「因是子靜坐法」及「神仙起居法」。

「饒公」入室弟子、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高級研究員、副館長(學術)鄭煒明解釋,「因是子靜坐法」聽落好深奧,其實是一種類似打坐的保健方法,關鍵是打坐時腦袋要保持一片空白。「要用意志控制腦部完全唔諗嘢,每日做廿分鐘,就能減輕心臟負荷,調整大腦功能,身心都得到充分休息。」

凡人自然煩惱多,靜下來通常會想起瑣碎事,忘憂總是說易行難,鄭煒明介紹初學者可以分階段練習,最佳入門方法是「數綿羊」,「起初數數目,慢慢練到乜都唔諗,維持這種狀態五分鐘,然後逐步加到廿分鐘就達標。」

至於「神仙起居法」,個名好神怪,其實是古代一種按摩法,分別在腋下、腹部及腰部來回搓摩,利用拳心熱力刺激內臟,促進新陳代謝,有培元固本、調整氣血等功效。

自古人類渴望延年益壽歎世界,但鄭煒明表示「饒公」養生的目的,是爭取更多時間探索永不見底的國學寶藏,「做研究真是很花時間,文史哲藝要浸淫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開竅。但老師好學不倦,樣樣都學,無咁上下壽命根本唔夠使。」

事實上,「饒公」學富五車,不論經史、文學、宗教,以至甲骨文、梵文、書法、國畫樣樣精通,一日廿四小時都不夠用。「老師後生時,每晚九點上牀,凌晨兩點起牀做研究。他覺得自己好幸運,夠長命學好多學問。」

作為「饒公」的學生也是一件樂事,鄭煒明三十多年前在澳門東亞大學修讀「饒公」任教的中文系。他透露,「饒公」評分準則相當鬆手,「只有『好』及『非常好』兩個級別,因為他認為難得有人肯讀中文,點都要鼓勵吓,唔會評人唔合格。」

他透露,中文系當年相當冷門,全班僅四名學生,但師生關係非常融洽,「每次老師從香港坐船來澳門,一班同學在碼頭接船,然後一齊返學,一齊食飯,傍晚就送老師上船。」

「饒公」是漢學泰斗,至今出版逾百本著作及逾千篇論文,其學術成就、方法論及思想被統稱為「饒學」。為推廣及傳承「饒學」,內地、香港、澳門及海外廿一個學術機構,下月初將成立「饒學聯匯」,挽手將「饒學」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