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校長視野 2016 年 06 月 21 日

陳繁昌

陳繁昌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出身筲箕灣阿公岩。 獲獎學金遠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修讀本科及碩士課程,並在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 留美四十年,歷任耶魯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助理署長。 陳教授大半生尋找教研夢,對教育、科技發展、培育年輕一代亦有獨到見解。

哈佛─美國東岸的史丹福?(下)

承上期,「哈佛─美國東岸的史丹福」這句話其實是當時史丹福對外界稱呼自己為「美國西岸的哈佛」之回應,反映其不甘心被看待為哈佛的影子。我猜想今時今日的史丹福已不會為這句話介懷,若與哈佛相提並論,論實力與勢頭都絕不輸蝕。

我與史丹福現任校長John Hennessy相識多年,他加入史丹福計算機科學學系時,我剛巧畢業。史丹福當年首次聘任「矽谷人」出任校長,顯示該校對創新科技的重視。其辦學宗旨亦是成功關鍵之一,致力培養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直接影響的知識,以實用為主;而哈佛則比較傳統,着重知識的創造及傳承,前院長Harry Lewis透露,該校與應用科學及工程學科的關係曾經長期處於模棱兩可的狀態,更直言哈佛曾認為這些科目並非知識分子會讀,掙扎良久才發現其重要。兩校的宗旨都是在過百年前定立的,物換星移,多有歷史價值的東西也應與時並進。我讀哈佛雜誌時得悉一個歷史傳言,史丹福伉儷曾於一八八四年求見哈佛校長希望捐贈一棟教學樓予哈佛,以紀念早逝的兒子,卻因衣着土氣而遭拒絕,其後他們用這筆錢創辦史丹福大學,傳言孰真孰假,就不得而知。

哈佛一直以來盛產不少政界領袖,而史丹福亦出產不少名校校長如麻省理工校長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兩家都堪稱科技巨擘的搖籃,西岸代表史丹福孕育了Google、HP、Cisco、Yahoo、Snapchat等創辦人,東岸代表哈佛則有微軟及Facebook,但蓋茨及朱克伯格最後都選擇到西岸發展事業。有調查指,史丹福已成為最搶手的高等學府,愈來愈多人傾向報讀史丹福,我想大概是因為大家已將眼光由華爾街轉移到矽谷。再講校園生活,哈佛出名競爭大,氣氛相當緊張,除了自己不斷努力,更要向人宣告自己有多努力、有多拚命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求存;史丹福雖也有競爭,但他們外表看來從容不迫,其實背後努力用功,只是不足為外人道。創新創業文化風行史丹福,就算未畢業,學生已着力發掘創業機會,校園內會不時聽到某某同學剛以百萬美元賣掉其初創公司,這漸漸形成一種風氣。

究竟我們科大想要成為哈佛還是史丹福?我想科大這麼年輕,又着重推動創科,大家應該覺得我們會較為似史丹福。史丹福用了數十年的努力,再乘着外來環境因素如矽谷的興起,才能與哈佛並駕齊驅;同樣地,借鑑史丹福的經驗,我們能否乘着中國經濟崛起的優勢,與其他國際著名高等學府一較高下呢?其實香港的情況倒有點像哈佛。一直以來,香港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都傾向投身金融業,或捧上鐵飯碗做AO,選擇穩定錢途實在無可厚非。現今香港甚至中國內地都大力提倡創科,究竟香港能否掌握這個優勢,仿效史丹福乘勢崛起?

科大常被稱為「東方的麻省理工」,或許在下一個二十五年,我們會像今天的史丹福一樣,無需要再用這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