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東觀點 2015 年 09 月 15 日

電視風雲再起 監管要追上科技

明年四月一日就「玩完」的亞洲電視,仍有內地新老闆斥巨資入股,卻有幾大謎團未解,且令人關注會否重蹈以往投資者的覆轍,導致節目質素每況愈下。加上近日先後有中、美財團,強勢進軍本港電視市場,電視風雲隨時再起,政府須及早檢視現行廣播和電訊政策,如何適應市場新形勢。

據亞視公布,新買家為中國文化傳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屬山東青島中金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中金集團董事長司榮彬將入主亞視。不過,整個交易卻帶出幾個疑問,第一是司榮彬持內地身份證,但按《廣播條例》規定,免費電視台話事人須是常居於香港的本地居民,究竟他在亞視的角色是甚麼?會否像王征以幕後老闆身份干預亞視運作?令人擔憂。

入主亞視消息曝光後,有內地財經媒體報道,司榮彬曾偽造公司印章及虛假出資,兩度在內地被刑事拘留。他能否符合通訊局要求,免費電視台要員須「fit and proper」,仍是個未知數。亞視經理人、德勤合夥人黎嘉恩則披露,除了司榮彬,尚有一位具媒體經驗的港人投資者,有傳是亞視新任營運總裁馬熙,但亞視沒承認也不否認,相當撲朔迷離。

免費電視牌照尚餘半年就到期的亞洲電視,近日找到內地新買家,但股權變動所衍生的幾大疑團,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未有清晰交代。

其次,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聲稱,新買家會把頻道由六條增至八條,並打算未來六年投資至少五十一億元,添置器材、增加製作和改善營運,重新申請免費電視牌照,以及發展衛星電視和網絡平台。

長年積弱的亞視,能否在「死線」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製作港人啱睇的節目,絕對是高難度動作;即使亞視表現脫胎換骨,她要跟以邱達昌為首的永升(亞洲),以及王維基的香港電視等強手競逐免費電視牌,也沒有十足十勝算。

第三,亞視與新投資者雖已完成股權交易並付款,但股權變動仍存變數,皆因未獲通訊局書面批准;當局若認為買家不是合適人選,會要求終止交易或還原。至於原大股東黃炳均還有的百分之十點七五股權,以及由蔡衍明和查懋聲家族擁有的百分之四十七點六股權,如何妥善安排,亦對亞視日後能否順利營運有影響。

不過,對亞視、甚至無綫來說,更嚴峻的挑戰其實來自互聯網,皆因中資樂視網及美資Netflix,快將殺入本港電視市場。前者傳聞以四十七億元「天價」,奪得英超三季的轉播權,肯定會搶走電視台一批球迷觀眾;而Netflix雖以網劇和電影為主,但質素和創意明顯好過不少本地製作,對電視台收視亦構成威脅。

事實上,近年內地影視娛樂迅速冒起,不但令本港影藝產業收縮,不少明星、歌星都改為北上搵錢,普羅市民亦已不滿足於安坐家中睇電視,而是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網煲劇。繼百度收購視頻網站愛奇藝、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影業,騰訊日前亦宣布創辦企鵝影業,可以預見內地網劇會呈現真正競爭,質素提高後會吸引更多港人追捧。

電視新媒體借助科技,攻佔傳統電視市場,乃不可逆轉的未來趨勢,但政府對免費和收費電視的規管,仍未有與時並進。為免對業界發展構成不必要障礙,當局應盡快檢視相關政策,冀能為市民帶來更多高質素的節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