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封面故事 2014 年 09 月 21 日

劣質油攻陷港400食肆 揭監管漏洞 專家踢爆 食安標準衰過內地

台灣「地溝油」風暴持續鬧大,部分黑心油竟來自香港,向台灣強冠供應工業用豬油的香港金寶運董事江桂才、其秘書,以及一名公證行負責人,上周五涉詐騙及行使偽造文件被捕。後知後覺的港府周日才公布王家沙、海港酒家、豚王、聖安娜餅店工場等三百八十三間食肆曾使用強冠豬油,並刊憲頒令有關商戶於十四天內,回收問題產品銷毀。

然而,食油只是食物安全漏洞的冰山一角,本刊深入調查後發現,本港部分食安標準相當落後,比內地更寬鬆,中門大開讓黑心食物流入本港。有專家檢驗蔬菜水銀含量後發現,三個樣本在內地屬超標,但來到標準寬鬆五十倍的香港,卻能輕易過關,「每日食幾斤,幾個月後嚴重者影響中樞神經,孕婦更或生畸胎。」

事實上,過去一年國家質檢總局禁止多款添加劑超標的食品入口,但香港仍有售,揭示本港對有關物質「無王管」,有專家指長期過量食用或會致癌,亦會影響兒童肝腎功能。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勞偉雄,檢測後發現三個西洋菜及通菜樣本的水銀含量,雖通過本港標準,但以內地標準則不及格。

台灣「地溝油」風波攻陷香港,部分黑心油的源頭竟是本港出口商金寶運有限公司。本港警方重案組上周五採取行動,拘捕六十四歲的金寶運董事江桂才、其秘書黎玉坤,以及英匯公證行負責人兼大股東蘇達偉,三人涉串謀行騙。

案中主角江桂才事發後一直無現身,只曾在初期接受電視台電話訪問,聲稱所售豬油來自元朗豬油廠寶源油脂,但沒提及是工業用途,惟警方掌握證據,寶源在單據上寫明屬非食用豬油。消息人士指,英匯公證行負責人蘇達偉對外聲稱,有人要求他在檢驗文件做手腳,將工業用豬油扮成食用豬油賣給台灣強冠公司,但江桂才否認這說法。

食環署署長劉利群(右)及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連日來交代地溝油事件,但至周日晚才公布受影響商戶名單,被批評慢半拍。

食安中心公布的三百八十三間食肆當中,高級餐廳如跑馬地雅谷、尖沙咀凱悅酒店亦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