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14 年 04 月 12 日

陳以誠醫生

陳以誠簡述:資深兒科專家,港大醫科畢業,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及愛丁堡取得專業資格。過去十多年曾為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及其健康教育委員會主席,和醫務委員會委員。現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醫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香港醫學會慈善基金會副主席,愛健慈善基金主席,多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校董。

親子遊歷 提高煮食創意

筆者剛從以色列回港,同行有不同國籍人士,到耶路撒冷及迦密山,去認識這地中海東岸的美麗國家,也為這烽煙四起的聖地求平安。其中有些親子同行,希望孩子從遊歷中體驗。當中一個新西蘭家庭,有六個孩子,最大的十九歲,最小的十歲,他們都說這旅遊經驗很特別,也好玩,看到不少世界的美食,同時也提高了營養飲食的觀念。

家長不妨多觀察各地美食,從中增進煮食的創意,將營養食物以創新有趣的方式烹調,便能令小朋友胃口大增,改掉偏食的習慣。

家長貼士

在這趟以色列之旅,孩子們發現蔬菜原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上菜」款式。不同顏色的沙律和菜蔬:紅橙黃綠青紫白,甚至黑色的橄欖;味道清淡的或濃烈的:鹹的橄欖、酸的番茄、甜的番薯、香的芹菜或清新的薄荷等。可以是中國人常吃水煮的、中東人或韓國人喜歡的炭燒、意大利人喜愛的芝士焗薯,中國人不太喜歡但日本人卻很喜愛的炸物——「天婦羅」。在酒店早午晚自助餐都有供應,提供不同選擇,也可給家長啟示、貼士,就是以不同創意方式讓孩子更有興趣進食不同營養的食物。

家長也要注意不健康的食物,報告指炸的菜蔬最不健康,是「反式脂肪」(Transfat)的來源,對心臟血管肯定有害,現在食物標籤其實很重要,家長和孩子要習慣仔細查看包裝食物上的營養標籤了。

猶太人很喜愛牛奶和奶類食品,各式各樣的芝士和酸奶,營養豐富,但很多中國人不懂欣賞,也不習慣。始終中國本土極少乳牛,只是黃牛水牛多,耕田及供食用;我們則多吃豆類的營養食品,如豆腐,而且很多齋菜都以豆和麵筋做的,各有長處,但也應少吃油炸的,其實選食物都應看營養多於國界。

提高食慾

猶太人都不吃豬肉,中國人卻愛吃豬肉,而烹煮豬肉必須極小心,一定要熟透才可進食;否則,未熟的豬肉可以令寄生蟲進入人的腸道,隨血管可送到腦袋裏,引發頭痛,甚至抽筋、「腦癇症」,必須做腦外科手術取出才能康復,不是說笑。

魚方面,猶太人除了吃海魚,也特別出產淡水魚,就是加利利海(其實是湖)的特產,叫「聖彼得魚」。當年彼得整夜捕魚「食白果」無收穫,但得耶穌指引後,一下網便得一百五十三條魚。此魚外貌像鰂魚,卻少骨,可以「魚柳」上碟。其實,鼓勵孩子吃魚,除了「講道理」、講營養,也可「講古」,趣味性的講不同魚的典故和來源,當然還可用多變有趣創新的煮食方式吸引孩子進食。

這次旅行的經驗亦啟發了大家,原來進餐是一家人溝通的好時機,是彼此接納和鼓勵的渠道,不要將餐桌也變作戰場。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