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14 年 03 月 13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出前一丁 歐盟版VS香港版

奧地利維也納有二十名香港移民,其中一位每天透過網絡聽我的電台飲食節目,有一次我正侃侃解說出前一丁的深圳版、香港版和日本版的分別時,他傳來訊息說當地有歐盟版,我老實不客氣請他寄來嘗味,兩個多星期後,包裹送到,有原味、五香牛肉味和鮮蝦味。

在香港生產的出前一丁特別巴閉,包裝袋右上角顯眼的標明「香港製造」(圖中左邊那包),隨時可以碰見自由行客一箱箱的捧回去,港人港地矜貴,港人港麵也分外馨香。不過,不少香港人卻隔籬麵香,貴幾倍也買日本版的出前一丁。論麵質,日本版的確柔韌有致,也有突出的麵香,香港版次之,深圳版緊隨其後。坦白講,以上的判斷是在不同時間分別吃過幾個版本後的印象,不算嚴謹的比拼。

根據香港的商品說明條例,必須在包裝上標明生產地,所以我們分辨到日本版或深圳版。手上的歐盟版是水貨(圖中右邊),只印上「Made in EU」,「EU」是歐盟的簡稱,但究竟是歐盟哪個國家?疑惑之際,另一位經常旅居歐洲的聽眾說,所有歐盟產品都有編碼,生產出前一丁的日清在歐洲沒有工場,產品是由盧森堡一家食品承造商製造,包裝背後右下角編碼的「L」字頭,便是識別產地國家的代號,其後的數字是代表地區和承造工廠編號。即是說,我手上的歐盟版出前一丁是在盧森堡製造的。

將歐盟版與香港版來一次認真比試,放在一個大煲內以大熱滾水同煮三分鐘。從麵餅外觀看,歐盟版織得較整齊,但靚還靚,最重要是味道。倒出味粉,有明顯的分別,歐盟版味粉似吃鰻魚常用的灰綠色山椒粉,而香港版則非常明顯看出是啡紅色粉末和白色晶體混合而成。將丁點味粉直接放在舌頭上嘗味,嘩,兩者都鹹到不得了,鹹到我無本事判別味道,惟有將之稀釋為湯才能試清楚味道。歐盟版味道較重,而且稍稍偏甜,而香港版相對溫和一點。

原味出前一丁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那小包麻油,歐盟版當然不會缺,但相對於香港版淡淡的琥珀色,歐盟版顏色深得多,而且散發出來的油香亦較濃。

淥麵的時間、溫度都相同,為的是測試麵質。香港版柔韌度一流,不愧是出前一丁,而歐盟版的麵條居然有點爽口。問那位居住奧地利二十多年、對煮食有認識的聽眾,他也有同感:「的確爽啲!」彼此交換中外飲食口味心得,相信出前一丁知道外國人比較喜歡濃味,所以味粉特別加料。

即使歐盟版在當地售七港元,比香港版貴,但即食麵是方便麵,沒多少人如此認真用心去煮一個出前一丁,但在食的問題上,認真是不會輸的,說不定會窺探到小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