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09 年 08 月 29 日

腳趾公爆發風暴 痛歸心

一覺醒來,突然覺得膝蓋疼痛不堪,思前想後,明明最近未有跌傷撞瘀,為何膝蓋會痛入心脾?莫非,莫非是昨夜枕邊人夢遊症發作,將他踢傷?

男士遇上突如其來的關節痛楚,總會想出一個理由。他們不知道,不一定撞傷或被踢傷才會令關節痛,真正原因極有可能是自己的放縱飲食,捲起一場關節裏的風暴。


李俊傑醫生說,很多時痛風症發作都是腳趾關節勁痛,但有時亦會是膝關節、手關節等。

認識痛風症
2

痛風症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炎疾病,成因是患者體內的「嘌呤」(Purine)代謝出現問題,令血液內的尿酸過高。尿酸積聚在關節內,引致發炎、疼痛。

發作時多為單一關節,最常見位置是腳趾公,膝關節、手指及手肘等亦會因尿酸積聚而引發痛風,過量的尿酸亦可能積聚在腎臟,令腎臟受損。

痛風患者多為四十歲以上,男士多於女士。飲食中含大量高「嘌呤」食物,如酒、內臟、沙甸魚、貝殼類海產、肉類、豆、冬菇、露筍等,都可引發痛風症。

痛風症,發作時像一場風暴似的,突如其來,事前完全沒有先兆。今年三十四歲的馮先生,就在十年前首度經歷這場風暴。

「發作時好突然的,當時我身在英國,某日起牀發現右腳掌又紅又腫又痛,那種痛楚是劇痛,痛至無法將腳放落地,一受力更是痛楚加劇……」馮先生形容,當時腳趾公紅腫情況最嚴重,比正常大了許多,腫脹得無法穿上鞋子。由於事出突然,以前又從未試過同類情況,他搔破頭皮也想不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算其後在朋友攙扶下,加上自己單腳跳,到達診所見醫生後,也找不出答案。

「當時醫生以為我腳部自己發炎,處方消炎止痛藥給我。」馮先生說。

謎團,要到回港再求見醫生後,才能解開。原來,他患了「痛風症」,由於患者多為年輕男士,他當年才不過二十四歲,英國的醫生相信因為未見過如此年輕的病例,所以誤診。

multimedia1

痛風症發作時,如果患處在腳部,患者會疼痛不堪,無法走路。

尿酸積聚 關節發炎

到底是甚麼原因引發痛風,馮先生發作前做過甚麼呢?對於十年前的往事,馮先生也記不清楚,總之他不是一個偏食的人,亦不是一個無酒不歡的人。他估計自己的痛風症,可能與遺傳有關。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李俊傑醫生說,痛風症的成因,是因為血液內積聚了過量尿酸,過多的尿酸鹽(uric acid crystal)沉積在關節處,引致關節在短時間內發炎、紅腫和劇痛。

「痛風症發作時,最常見的病徵是大腳趾痛,即腳趾公的紅腫痛。如果求診者是男士,腳趾公又出現明顯的紅腫痛楚,查問下又有家族痛風病例,這就十居其九是痛風症發作。但痛風症發作未必一定在標準位,也可以在膝頭、手腕、手肘等。」

李醫生說,有些病人以前從未試過痛風發作,第一次發作就在膝頭,這就較難即時診斷得到,這時醫生會先排除外傷因素,然後從他的生活細節着手查問,例如最近有否飲酒,或進食可引致尿酸積聚的高嘌呤(purine)食物,如肝臟、花生、露筍等;如要進一步確定,最準確是在受影響關節抽取液體化驗,如果有尿酸積聚,在顯微鏡下液體會呈現螢光。


酒類無論是烈酒、紅酒或啤酒,都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遺傳因素佔三成

痛風症可怕之處,是發作前完全沒有先兆,在單一關節引發極為痛楚,「痛風症多發生在中年男士身上,這與男士飲食習慣有關,例如一邊飲啤酒一邊吃花生;遺傳亦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約佔患者三至四成。」李醫生說。他解釋,有些人天生較難排走尿酸,或本身會製造較多尿酸,以致血液內尿酸含量高,積聚在關節而引發關節炎及突然劇痛。

因尿酸積聚而引發痛風症不一定發生在中年男士身上,二十幾歲都會有,馮先生便是其中一例。而他早期發現患痛風症後雖然有接受治療,但服藥期間仍不斷發作,令他苦不堪言。

「最初每隔幾個月便發作一次,每次都要勞煩朋友抬我去見醫生。後來醫生見我發作頻密,於是處方可以降尿酸的藥物,要長期服用。然而我每次一開始服這種藥物一兩個星期後,痛風又發作,於是又要停藥,待治好炎症後再開始,反反覆覆過了兩年,都無法開始長期降尿酸藥物療程。」馮先生說。


嚴重痛風症患者,手指關節已出現變形,並可見到尿酸積聚的白色點。


有時痛風發作,腳趾公只呈現紅色。


痛風症患者膝關節出現嚴重腫脹。


痛風引起的腳趾公嚴重腫脹。

四種藥物 治理發炎

李俊傑醫生說,長期服用的降尿酸藥物,必須在完全治理好關節炎症後才能開始。

「治療尿酸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第一線藥物是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但醫生用藥時要非常小心,例如非類固醇藥物會令血壓升高,而痛風患者又多是六、七十歲的長者,多數有高血壓;腎病患者,有機會服藥後引致腎衰竭;心臟功能欠佳者,服藥後會引致心積水。所以如果病人本人有血壓高、腎病或心臟病,或以前試過胃出血,我們會處方另一種常用的痛風藥──『秋水仙鹼』(Colchicine)。」李醫生說。

病人最初開始服藥時份量可能需要多一點,當痛楚紓緩後可以慢慢減藥。上述藥物或會引致腹瀉,如腹瀉出現就需要減份量。

如果上述兩類藥都無法止痛消炎,或出現嚴重腹瀉,惟有用類固醇(Steroid),先短暫治理好痛症。

如果病人情況嚴重,醫生或會選擇第四種治理方法──直接注射類固醇入大關節。治療炎症期間,病人必須停止進食含高嘌呤食物,以免未治理好炎症,又再積聚尿酸。


治療痛風藥物會引致血壓升高,而痛風患者又多是六、七十歲長者,多患有高血壓,故醫生用藥時必須十分小心。


秋水仙鹼是治療痛風症的常見藥物,但或會引致腹瀉。

謹慎用藥 控制痛風

最後一種藥物,是長期降尿酸藥。李醫生說,如果病人經常復發,一年超過三、四次以上;抽血驗尿酸數值好高,男士每一百毫升血液如高於七毫克尿酸,女士高於六毫克,並且已戒吃高嘌呤食物,這就需要考慮長期服食降尿酸藥。

該類藥物是幫助身體排走尿酸,防止積在關節內。不過由於該類藥最初服用時,會先提高體內的尿酸值,之後才回復低水平,所以一定不可以在發炎時用,否則病人會痛上加痛。

該類長期降尿酸藥如Zyloric、別嘌醇(Allopurinol),後者早前醫管局發現有霉菌,引起痛風症病人恐慌,就算換了新藥,部分病人都不敢服食,引致痛風症復發。李醫生提醒,任何需長期服用的藥物都不可以擅自停藥,病人有疑問應向醫生查詢。

長期痛風患者,或曾經痛風發作病者,都要特別小心飲食。然而某些藥物亦會引發痛風,這點患者要特別留意。

「其中一種是去水丸。過去就遇過不少男病人痛風症發作,他同時亦有血壓高。問他正服用哪些藥物,發現他正服降血壓藥加去水藥。去水丸幫他排走身體水分,身體沒有足夠水分,正正是令尿酸積聚的誘因。其實他們只要停服去水丸,痛風症便能痊癒。」

另外亦有女痛風患者服食治療關節痛藥物時出現水腫,醫生處方去水丸,結果令痛楚加劇,醫生又處方消炎藥……病人不斷在痛楚中兜轉,病情始終沒有改善。

肉類、動物內臟、貝殼類海產都是高「嘌呤」食物,痛風症患者應盡量少吃。

雙藥齊用 控制理想

馮先生亦曾經在痛苦中兜轉,數年無法衝破困局。直至六、七年前,在李醫生治理下病情才得以控制。「之前都幾辛苦,每個月都發作一次,有時是腳趾公,有時是膝關節,有時是手指,真的痛入心脾。到炎症治好後,以為可以長期服藥降尿酸,怎料試了兩年,都無法開始療程。」

其後,李醫生在詳細了解情況後,在療程開始時,降尿酸藥配合類固醇消炎藥一同使用,最終馮先生在經歷數個月調校藥份後,尿酸得以控制在理想水平。

「以前,我就算完全戒口,滴酒不沾唇,任何有機會引發痛風的食物都不吃,但痛風症仍然會發作。現在,我就算吃甚麼、飲甚麼,痛風症都沒有再發作!」恍如重生的馮先生說。而他的痛風症,相信遺傳自父親,因為在他二十四歲首次發作後,父親亦在差不多時間出現痛風,只是父親首度發作年齡比他晚得多。

所以李醫生提醒,痛風患者雖然以中年男士居多,但年輕人也不能忽略。如家族有病例就要特別留意,應小心飲食,防止痛風症發生。

一般身體檢查都會驗血液尿酸值,然而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高低,不足以判別是否痛風症即將發作。「尿酸水平愈高,愈容易有痛風;但就算尿酸水平正常,如果身體關節對尿酸好敏感,仍然有機會有痛風,故要加上臨牀徵狀判斷,才能確定。」

另外有長期服降尿酸藥仍然痛風發作的患者,擔心繼續服藥會更痛楚,向他查詢是否應停藥。李醫生強調,降尿酸藥在服食初期才會令尿酸升高,經一段時間調校藥物至身體適應後,不宜胡亂停止,否則之後重新開始,又會令尿酸升高。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