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09 年 08 月 22 日

妊娠毒血症 小恩恩奮戰140日

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奇妙的生命旅程展開,小胚胎在母體的庇護下逐漸成長。然而胎兒能否順利出生,有賴多方條件配合。

過去140多天,小恩恩在母體內經歷驚濤駭浪,在胎水不足營養無法輸送下掙扎求存,兩度在危急下就要剖腹生產,她卻堅強地捱過去……今天在母親懷內的小恩恩以堅定的眼神告訴媽媽:「感謝媽媽讓我安全來到這世上!」

養和母胎醫學主任梁子昂醫生說,胎兒靠胎盤吸取營養,如果胎盤出現問題,便會影響胎兒成長。

很多準媽媽不明白「母胎醫學」的重要性,不明為何要做「結構性超聲波」檢查,當她們看過以下小恩恩在母體內歷盡艱辛才來到這世上的故事,相信會明白產前檢查是何等重要。

在Ada家中廚房的雪櫃上,仍貼着為了令腹中塊肉快速增磅的餐單,上面寫滿每日必吃的牛奶、肉類,每吃了一份便加一劃,吃滿五份便有一個「正」字。然而過去一百四十天,任她如何努力,BB仍是不長肉,體形仍是低於標準。

「我懷孕後本來胎兒一切安好,怎料在十九周時,從例行超聲波檢查時發現BB的體形非常細小,頭、身、腳比正常偏小的胎兒更細小。」Ada向記者說。

生長遲緩 或胎死腹中

腹中塊肉成長低於標準,問題可大可小,最嚴重情況是胎死腹中,所以接手的梁醫生萬分謹慎,希望盡快找出原因。

養和醫院婦產科母胎醫學主任梁子昂醫生說:「BB在母體子宮內成長速度低於標準,可能性有三:一是受孕周數計算錯誤,例如遲排卵;二是胎兒基於父母體形較細小,至本質上也較同孕周其他胎兒細小,其健康則沒有問題;三是『宮內生長遲緩』(Intra- 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問題便較嚴重。」

如何知道胎兒成長低於標準?梁子昂醫生指出,現時香港有一套胎兒成長指標,由中文大學醫學院於○一年找來六百多位孕婦,隨機抽選以超聲波量度不同胎兒在不同周數的體形大小,包括雙頂徑、頭圍、肚圍及股骨(大髀骨)長度,再經嚴謹的統計學分析,定立一套香港胎兒的正常生長範圍,並於國際性醫學期刋「婦產科超聲波」(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發表,胎兒的大小如果小於圖表最低的生長線,即比同孕周的正常胎兒細小,就可能屬於生長遲緩。

唐氏篩檢分數高

產前檢查,醫生會為孕婦定期進行超聲波檢查胎兒成長進度,如果在早孕期(十三周前)便發現胎兒比正常細小但胎心正常,差不多肯定是懷孕周數計算錯誤,因為若胎兒在早孕期已經生長遲緩,問題一定很大,小產的機會也極高。倘若在早孕期超聲波檢查,胎兒大小正常,就已經否定了懷孕周數計算錯誤,而在後孕期才發現胎兒生長低於標準,屬於宮內生長遲緩的機會便較大。Ada在早孕期超聲波檢查正常,一早排除周數計算錯誤原因。然而,她在早孕期唐氏綜合症篩檢中,發現血液中荷爾蒙PAPP-A極低,而另一荷爾蒙free-beta hCG則極高。

「當時我的唐氏篩檢呈陽性,即肚內BB是唐氏綜合症患者的機會很大……我當然好擔心,但想到她已經是一條生命,縱是唐氏兒我也願意接受,所以經商量後決定不作絨毛球或抽羊水檢查。」 Ada在十九周找梁醫生做例行結構性超聲波,怎料發現胎兒過度細小,第一個擔心是胎兒可能染色體不成常,終於決定立即進行抽羊水檢查,可幸染色體報告正常。

Ada收藏了小恩恩出生時的名牌,見證她歷盡艱辛終能平安出生的奇迹。

知道胎兒成長遠低於標準,Ada努力進食各種營養豐富食物為BB增磅,每吃一份都記錄下來。

胎盤形成不佳

縱然排除了染色體問題,胎兒仍是遠離正常範圍,特別是胎兒肚圍及股骨。超聲波雖找不出結構上的缺陷,但做父母的哪有不擔心,加上一度發現胎兒的股骨特別短,醫生提及侏儒症或罕見症候群,Ada更是擔憂。

BB是神的恩賜,準媽媽可以做的,是竭力維護她的健康,由那一刻開始,Ada努力為BB進補,每天進食最容易令BB長肉而自己又最討厭的牛扒。期間她保持每三星期做一次超聲波檢查(正常孕婦是每四周一次)。

幸好在多次產前檢查中,細小的胎兒仍然繼續成長,心跳正常,生命力頑強,母體亦保持健康,直至進入第三十二周,Ada在檢查時突然血壓升高,上壓在140mmHg以上,下壓亦高於90 mmHg,其後更出現蛋白尿,這時醫生才知道令胎兒生長遲緩的真正原因──「Ada患上妊娠高血壓症(pre-eclampsia),這是一個症候群,病徵可以是血壓高、腎功能受損而出現蛋白尿,亦可以引致胎兒生長遲緩。」

為何會有妊娠高血壓?原來是因為胎盤不正常引起。梁子昂醫生解釋,胎盤要着牀,依附在子宮,胎兒才能生長;着牀後,胎盤從早孕期到後孕期都一直在工作,為BB提供養料,如果胎盤在着牀時,即血管穿過子宮的過程做得不好,胎盤未能發揮正常功能,無法製造足夠的胎水供給胎兒,胎兒無法吸收足夠營養,生長速度自然慢過人,無法正常發育。而胎盤的不正常,會引致孕婦出現高血壓及其他病徵。

環境惡劣 努力成長

謎團經醫生解開後,這一刻Ada百感交集,原來她大吃特吃希望為胎兒增磅,最終都因為胎盤形成不佳而無法被BB吸收,過去的努力都是白費!

其實她不知道,BB正在惡劣的環境中爭扎求存,她的四肢雖然弱小,頭顱雖然比正常的細小,但她正努力從不足的胎水中吸收營養,爭取每一個令自己茁壯成長的機會。

而這一刻,梁醫生的緊密監察,亦是BB能否順利出生的關鍵。「BB在胎水不足下,可能因血液循環不足,令腎功能減弱。幸好我們看到BB好努力,雖然生長速度低於正常,但她的生長速度沒有慢下來,身體各部位仍然按比例繼續成長,心肺功能亦正常。」

進行「結構性超聲波」檢查,目的不是要知道嬰兒性別,而是監察胎兒是否正常發育,身體健全。

胎兒在母體內健康成長非必然,故要定期進行超聲波檢查,上圖左為胎兒受「巨細胞」(CMV)感染,右為由「愛德華綜合症」的各種發育不健全,如手、腳畸形。

超聲波檢查量度胎兒的頭圍(左)、肚圍(中)、股骨長度(右)。

捱到足月 平安出生

對於BB處於惡劣的成長環境,醫生要考慮究竟取出胎兒,還是讓她留在母體內,讓她吸收多一點營養,才是對BB最有利。

「通常BB有三十四周,剖腹取出後生存機會頗佳;能捱到三十七周,即足月才出生就最好。如果在三十四周前出現嚴重問題,就要視乎情況,例如BB在母體內被焗住,有機會缺氧,這時就要取捨,在當中取個平衡點,緊密監察BB的情況,有需要時聯同兒科醫生一起會診。如果最後決定要剖腹取出胎兒,兒科醫生會在場,BB出生後即為他檢查或急救。」

小恩恩就曾經兩度因為情況危急,因母親血壓飆升及出現蛋白尿(留在母體內可能缺氧),在不足月的情況下要冒險降臨到這世上,醫生並已為李太注射四支強肺針,希望恩恩出生時肺功能撐得住。但說來又真奇怪,Ada在入院後情況又穩定下來,不知是小恩恩發揮的神奇力量,還是上天的眷顧,兩次都跨過危關。最終小恩恩捱到第三十八周,當天醫生檢查後,發現胎水過少,胎兒再捱下去沒有甚麼好處,立即安排剖腹生產,小恩恩平安出生,上磅時發現有四磅十一安士。

小恩恩的英文名字叫「Anson」,寓意「平安出生」。

食力驚人 追回進度

Ada剖腹時選用半身麻醉,因此她能聽到BB出生時響亮的哭叫聲,足見BB心肺功能健康。而小恩恩經檢查後一切正常,毋須入氧氣箱亦毋須照燈,第三日跟隨母親出院。其後醫生從病理化驗報告中,發現很大部分胎盤出現血管梗塞,影響胎盤功能,令BB沒有足夠營養。而早孕期Ada血液中荷爾蒙低PAPP-A和高free-beta hCG,其實亦是由胎盤的問題引起。

望着懷中經歷幾番驚險才能出生的小恩恩,Ada萬分欣慰,還驚歎她的「食力」:「不知是否在我肚內沒有足夠營養,她出生後每小時都要飲奶,我幾乎完全沒有休息。最近這星期,她更拒絕啜奶嘴,只肯喝母乳!」看來小恩恩知道要追回之前的進度,努力為自己增磅,脫離小豆丁行列,快點和正常嬰兒睇齊。

「近年研究發現,宮內生長遲緩的嬰兒,長大後亦是糖尿病、高血壓的高危族群,所以出生後一定要由兒科醫生跟進,監察飲食、體重等,切勿太快催谷,否則弄巧反拙。」梁醫生提醒。

Ada說,這一次小恩恩能平安出生,令她有很深的體會,「當知道BB生長遲緩後擔心得要死,但朋友個個都說沒事,因為她們不是我,根本不知道為人母的感受……幸好醫生一直幫我監察變化,驗血報告一出都即時打電話通知我。」

七個星期大,四肢有力,最愛打拳。

出生後第三日已喜歡手舞足蹈。

頑強的小恩恩捱到足月,出生時有四磅十一安士。

產前檢查 不應忽視

梁醫生反而因Ada這病例感到生命的奧妙,「許多中孕期已開始宮內生長遲緩的病例,都會惡化,極大機會引致小產、早產等,而由三十二周已開始的妊娠期高血壓症,亦很大機會需要在三十七周前生產,但胎兒奇妙之處,就是縱使在很有限的胎盤功能下,仍能茁壯成長。」

Ada亦希望藉着這機會宣揚產前檢查的重要性:「我得悉好多準媽媽想照3-D或4-D超聲波,目的是想知道胎兒性別,反而不知道照超聲波的真正用途,甚至不知道甚麼是『結構性超聲波』。其實BB四肢健全健康成長不是必然的,所以一定要照『結構性超聲波』!」

梁子昂亦強調產前檢查的重要性,早孕期超聲波可以決定胎兒正確孕周,倘若後來產生併發症,肯定的孕周對處理非常重要,在懷孕初時便應定期檢查,如發覺胎兒發育遲緩,需要找出原因,之後持續監察;在有需要時要當機立斷,為BB的生存盡最大努力。

生長遲緩原因

如發現胎兒生長遲緩,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1. 媽媽原因:吸煙、社會負擔(例如因貧窮而沒有足夠營養)、吸毒、壓力、內科病(如哮喘)、嚴重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症(pre-eclampsia)、糖尿病血管病變等。
  2. 胎兒問題:染色體異常、某些綜合症、巨細胞感染 (CMV)、弓形蟲感染(toxoplasma)。
  3. 胎盤問題:胎盤功能障礙,後孕期的生長遲緩,大部分屬此類。

妊娠高血壓症

這是一種於懷孕期間獨有的病症,又稱妊娠毒血症或先兆子癇症。症狀包括高血壓、腎功能受損而形成蛋白尿、臉部及四肢水腫。另外或會有頭痛、頭昏眼花、噁心、凝血功能受損、痙攣等,病徵多樣化。

妊娠高血壓症通常在懷孕第二十周後出現,所以孕婦每次檢查必須量度血壓。

妊娠高血壓症之所以會危及胎兒,除了會令胎盤血流減少,引致胎兒營養不良或缺氧外,更會引發胎盤早期剝離,令胎兒突然死亡,孕婦亦會因為無法凝血,引致無法控制的大出血。

另一方面,它之所以稱為先兆子癇症,是它會引發孕婦癲癇發作,全身劇烈突發生的痙攣,嚴重時會缺氧,甚至變成植物人。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