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名人專訪 2009 年 08 月 21 日

錦至識食 莫樹錦

現年四十九歲的莫樹錦醫生,最近由病房跳進螢光幕,擔任飲食節目《咁至識食》的主持人,每逢星期日,他都與三位美女周汶錡、徐淑敏和馬賽,一起合作主持節目,推介健康食品,因而人氣急升。「我好為食,希望將最健康同最好的食材介紹畀大家。」

莫醫生主持節目有板有眼,訪問當日,他正與兩位港姐主持徐淑敏和馬賽拍攝煞科,三人甚有默契,你一言我一語,瞬間已完成拍攝工作。

「我諗呢啲就叫做工多藝熟,記得第一次拍攝《最緊要健康》時,我成日食螺絲、表情又生硬,搞到成日都要NG,多得各位拍檔的包容,才有現在的成績。」莫醫生謙虛地笑說。

姿整熟男

莫醫生愛穿西裝但不愛打領帶,恤衫愛解開兩粒鈕扣,每日都要gel了頭才出門口,十足一個姿整男。對於外界視他為一個貪靚的醫生,莫醫生笑說:「其實人人都貪靚,只不過每個人貪靚的定義都唔同,如果只係花多少少時間,打理吓自己的外表,就叫貪靚,咁我都承認。但我不會為每日着咩衫而煩惱,我的衣着全是以舒適為主,我只是對剪裁和質料有些要求,在生活上有能力追求好些,點解唔令自己開心啲呢?好似食嘢,其實可以好一餐,唔好又一餐,絕對唔會餓死。但人生短短幾十年,有能力的話,應該追求一些質素高的食物,好好享受吓!」

莫樹錦辦公室內設有一台精美的蒸餾咖啡機,好讓他在忙裏偷閒,享受香濃咖啡。

莫樹錦是醫生,亦是專欄作家,為食的他將為《星島日報》寫一個美食專欄,介紹香港道地美食。

臨時接棒

莫醫生由醫生變成節目主持人,原來有段古,話說三年前無綫方面原來屬意找黃德如擔任主持,但適逢她懷孕,輾轉工作落到莫醫生手上。

在鏡頭前看似有板有眼的他,原來拍攝時亦發生過不少趣事,「第一次拍攝《最緊要健康》的情景,我現在都歷歷在目。當日我們在人家的屋頂拍攝,天氣好熱,出鏡之前,工作人員叫我自己化妝,但我從來都未化過妝,後來搞到件白恤衫的領位沾滿粉,好彩當日我有帶多件恤衫來替換,最後多得幾位美女拍檔幫我執番個樣。亦試過有一次,我們要到郊外的農莊拍攝有機蔬果,點知畀蚊咬到雙手雙腳腫晒。」

莫醫生今次主持《咁至識食》,他笑言最好玩和最有挑戰性的部分,是訪問名人的環節,他說:「訪問的嘉賓,有些是我自己的朋友,有些是我完全不認識的人。我覺得最具挑戰的一集,是訪問陳志雲,始終這個環節都是仿照《志雲飯局》,而且佢把口咁叻,個個去佢飯局的嘉賓都畀佢搞到喊,所以呢集我自己都要預先做好功課。」

愛說笑的莫樹錦,拍攝時經常與徐淑敏(中)和馬賽(左)開玩笑,而兩位美女遇到醫學上的問題時,亦經常請教莫醫生,友情由此建立。

已第三次擔任飲食節目主持的莫樹錦,面對鏡頭已駕輕就熟,不用三位拍檔擔心。

就地取材

莫樹錦性格樂觀,愛食亦愛笑,笑面迎人是他的標誌。

由執二攤開始跳進螢光幕,到成功「入屋」成為新一代師奶殺手的莫醫生,原來也是個「為食」的人,閒時他最愛四出尋覓美食,對中、日和意菜特別感興趣。工作再忙,都會懂得忙裏偷閒「搵食」。

「有一次我去上海開研討會,要即日來回,我班機十二點就到達當地,兩點鐘開會,但落機後我第一時間走去搵食,我去了一間好有七十年代老上海風味的食店,叫了一籠老式小籠包、一碟油炆筍和一碗擔擔麵,快有快食這種感覺真的好正好滿足。」

莫醫生公務繁忙,平日飲食大多就地取材,在工作地方附近找最好的美食。但每逢放假到外地旅遊,他對飲食的要求就會即時提高,他說:「我會行好耐,時間唔定,可能半日,亦有可能一、兩個鐘,總之直至搵到一間無論環境和食物都符合我要求的餐廳,我才會進去,慢慢享受。

「最難忘的一次,是幾年前我去巴塞隆拿旅遊,在當地街市發現我最愛吃的黑毛豬火腿(Iberico),當時我不停食,點知愈食愈覺得唔夠喉。於是,我就買咗兩隻返香港,點知經英國轉機時,海關同我講不可帶生肉入境,後來幾經講解這是鹽製的肉,他們才讓我過關。點知返到香港,又發現無一把合適的切刀,最後,只好找一間相熟的餐廳幫手切,才可以在香港享受我最愛的Iberico。」

莫醫生天生「為食」,但身為醫生的他對健康亦很注重,他每天六時十五分起牀,然後做一小時的運動,風雨不改。「定時作息,早睡早起加上運動,身體都健康啲。」

三位美女拍檔(左起)馬賽、周汶錡、徐淑敏(右一),早前專程買了兩個蛋糕入廠為莫醫生慶祝生日,令莫醫生喜出望外:「這次的拍攝真是我人生中一件有趣事,令我畢生難忘。」

莫樹錦表示,與《志雲飯局》主持人陳志雲做訪問最具挑戰性,事關被訪者口才了得。

選科為食

莫醫生是中文大學臨牀腫瘤學系教授,亦是一位專欄作家,瓣數多多,他說:「睇病人,做研究,是我最鍾意做的工作。」

當了二十五年醫生,他回想起最初揀選修讀醫科的原因,是因為中四那年發生的一次小意外所致。「那次我因跳高受傷,手骨折斷,要入院做手術,當時我就問醫生個手術要怎樣做,點知個醫生好無禮貌咁同我講:『講你都唔知㗎啦!你識就做咗醫生啦!」就是這句說話,令當時十幾歲的他,立下志願從醫,並要當一個有心、顧及病人感受的好醫生。

幾經努力,莫醫生在加拿大阿爾伯納省大學醫科畢業。為何選擇修讀腫瘤科,莫醫生笑言原來又是為「食」:「當時有兩間大學都取錄了我作實習生,一間是Kingston市Queen's University,主修腸胃科,而另一間就是多倫多Toronto University,主修腫瘤科。在揀選期間,我心諗Kingston只得兩間唐餐館,而多倫多大學就近唐人街,中國餐館較多,而且我一讀就要讀三年,以我咁『為食』的人,當然要搵食先啦,最後我就揀選了腫瘤科。記得當年是移民潮,好多香港人和越南人移民到加拿大,所以當地很多質素高的中國餐館和越南餐館相繼湧現,而我亦在當時愛上吃越南的生牛肉河。」

莫樹錦自言天生「為食」,但除了食之外,他亦愛運動。假日他更愛出海潛水,與海洋生物say hi。

單親爸爸

莫樹錦早已對生死看得很開,已故一代才子黃霑,既是他的老友,又是他的病人,可惜最終都因癌症離世,但莫樹錦對此並沒有遺憾,事關他已盡力令老友走得安詳。

莫醫生二十七歲結婚,原本在加拿大居住的他為了事業,一九九六年與妻子及一子一女回流返港,同年八月正式受聘成為中大臨牀腫瘤科助理教授,可惜因工作日漸繁忙,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故返港三年後便跟妻子離婚收場。其十九歲的兒子現於加拿大修讀藝術,而十六歲的女兒則與他居住於香港,他坦言並不寄望子女繼承父業,他說:「醫生是一個行業,是一門專業知識,不是人人都鍾意。而且亦沒有理由,我做甚麼,我的子女又要跟着我做甚麼。他們的人生應由他們自己決定。其實我對他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大學畢業,之後他們喜歡做甚麼工作都可以。」

莫樹錦已離婚,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喜愛加拿大的生活,假期才會回港探望父親。至於與他一起生活的寶貝女,莫醫生就視她為心中的快樂小天使,每天除了護送她上校車外,每逢星期日,莫醫生都必定與女兒食飯,聽聽女兒的心底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