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名人專訪 2009 年 08 月 20 日

有愛心 無野心 李麗娟

李麗娟做了三十四年公務員,當中七年是民政事務總署署長,三年是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每天平均接觸二、三百個市民,關於「人事」,無論是天災人禍、失學失業,她總會挺身而出,幫得就幫。

○五年退下火線,她做回尋常百姓,依然關心社會。跟記者談起援交少女、青少年吸毒等問題,她會唉聲歎氣,用手拍打心口表示痛心,希望可以出分力做些事。現時她又為十多個不同團體做義工,主力籌款。

「我已經夠晒出名,不需再為名為利了;現在的我是everything for love,純粹愛心出發,幫人籌款,服務弱勢社群,沒有任何野心。」李麗娟說。

從愛心出發,才可以令她退而不休,繼續樂做眾人的「媽打」。

李麗娟有強大的人脈網絡,她希望利用這些資產,幫助非牟利團體籌款。她是瑪利諾書院舊生,母校當年籌錢興建新大樓(圖中所見的大樓),亦是由她發起。

在香港會門口等候李麗娟,再步行到立法會大樓拍照,短短的路程,她遇見多位友人,包括立法會議員劉皇發、前立法局議員、船王包玉剛的長婿蘇海文、馬會主席陳祖澤等等。他們一見她,都主動拉着她的手問好:「媽打,近來好嗎?」寒暄一番,甚至來個深情擁抱,令原本數分鐘的路程,變成了十數分鐘。

李麗娟人緣的確不錯,即使離開政府四年,「媽打」形象依然深入民心,從未叫人忘記。

做了三十四年公務員,○五年退下火線,自此生活不再是一星期做七天、每天做足二十四小時。「以前六時起牀,即刻扭開收音機聽電台節目,踏正八時致電何志平(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報料,因為他八時半跟特首開會;如果電台講及民政部門的事,我還要搵埋署長、新聞秘書開會,傾妥後再致電何志平。」她憶述以前忙碌緊張的生活。

大學時代的李麗娟清秀可人,一身青春打扮盡顯其愛美本色。

李麗娟人緣好,不時與一班昔日女高官聚會。

自知不是政客

九六年八仙嶺大火,一班中學生被燒傷,李麗娟風雨不改每天探望,直至他們甦醒,又認他們為契仔契女,承諾照顧。當年受傷的蘇婉珊是契女之一,現成為李麗娟助手,協助搞籌款工作,「母女」的十三載情,非常深厚。

現在的她,依舊六時起牀,依舊聽電台節目跟社會保持接觸,但不同的是,她不用再報料拆彈,餘下時間,可以做回自己。「聽完電台節目後,大約十時開始處理私人事務包括回覆電郵、電話等,中午有時是working lunch,有時則會shopping或上髮型屋恤個髮,下午到不同機構開會或到馬會做做運動,晚上則和朋友見面或與家人聚聚,每日如是,很充實。」

翻開她的日曆記事簿,寫滿密密麻麻的行程,她的確很忙,但忙得比以前開心。「我不喜歡同人爭,又自知做不到政客,但我擁有很廣的人際網絡、很多古靈精怪的想法,所以想利用這些資產去幫助別人。以前做官都是用心去服務市民,但始終每月出糧收納稅人錢,又要養家,有一定壓力和負擔,現在為不同團體籌款,純粹愛心出發,做得幾多得幾多,不為人工,壓力全都飛走了。」李麗娟開懷地笑說。

她為十多個非牟利團體擔任義工,由扶助弱勢到青少年事務,以至推廣冰球運動、公共藝術都有。最新項目,是下月在君悅酒店舉行「同齡同心慶國家六十周年」籌款晚宴。晚宴的每一封邀請信,都由她草擬;信封上的每張郵票,都由她親手貼好,還有打無數咁多個電話邀請嘉賓,繁複兼瑣碎得很。

「三十幾張枱一早賣晒,暫時籌到二百幾萬,一半捐公益金,另一半幫助四川地震截肢的兒童再做手術,晚宴上還有拍賣會,到時善款將會更多!」她告訴記者,臉上流露滿意的笑容。

李麗娟喜歡變形金剛,在動漫電玩節買了個模型,恰巧見到小朋友扮大黃蜂,她又擁着合照,童心未泯。

鄧碧雲上身

人緣,是她的資產,亦令她獲得「媽打」這個稱號。時為八九年,當她還是立法會副秘書長時,眾議員在她臨走時送了個金漆招牌給她,寫着「眾人契媽」。

「以前鄧大姐(鄧蓮如)、大Sir(鍾士元)是首席議員,很有地位,他們說的,沒人敢反對,但八五年華叔(司徒華)、馬丁(李柱銘)循民選進入立法會,每事都講民主、投票,對議會造成很大衝突,上司蕭烱柱教我,要為議員排難解紛,剛巧電視台播出《季節》,媽打鄧碧雲的形象深入民心,議會就像大家庭,我又負責排難解紛,所以被叫做『眾人契媽』。」

不過,政壇粒粒性格巨星,如何在這班人之中遊走、平亂?李麗娟吐出六字真言:「尊重、溝通、耐性。」聽起來好像很行貨,但她卻行之三十多年,非常有效。

李麗娟喜歡收賀卡多過賀禮,無論生日或聖誕,她的子女、契仔契女及朋友,都紛紛寫下祝福語送給她。

有權責無權威

○五年李麗娟出席苗圃助學長征團,為鼓勵參加者前進,有痛風症的她拿着拐杖,篤篤下行了一、兩公里,果然盡心盡力。

「要搞政通人和,首先要有部署,像九五年我一做民政署署長,就即刻計劃九七年回歸的所有社區活動,頻頻落區跟區議員見面,一年行完十八區兩次,因為香港能否平穩過渡,都靠班區議員幫手睇住每一區唔好搞事先得。」

雖貴為署長,但李麗娟從不講官威,不會時刻要求區議員到政府總部拜會她,因為在她的字典裏,只有權責,沒有權威,這都是前港督麥理浩對她的啟發。

「當年麥理浩叫我們一班AO到禮賓府,我以為他請飲茶,誰知要我們跟他到新娘潭執垃圾,真係行到我懵,滿腳污泥,翌年他便搞了清潔香港運動。」她說,自七六年任麥理浩私人秘書起,便知道官是為民服務,有權就有責。

擅接燙手山芋

做了十年民政事務,總遇過棘手問題。○二年李麗娟升職做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局長林煥光便跟她說:「Shelley,有兩件事要交給你,一是村代表選舉,另一是賭波合法化。」

兩個都是燙手山芋,村佬唔易搞,反對賭波的團體更道德上身,與政府對着幹,但李麗娟一一拆解。「村選梗係跟發叔(劉皇發)溝通啦,只要發叔肯幫手,很多事情都容易解決。」她說,最終得到發叔協助,以及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在法律上給予的意見,雙村長制才順利誕生。

至於賭波合法化問題,她則打耐性戰,跟基督教團體密密開會,會後還一起誦經祈禱,祈求天父給她多一點智慧去解決問題。「雖然最終說服不到他們,但至少讓他們看到我的誠意;他們雖不同意,但也不再強烈反對,已經是很大的幫忙。信任是賺回來的,我叻得去邊?很多人口才叻過我、寫文章好過我,這些年來,我都是本着尊重、溝通和耐性去做事。」她說。

李麗娟百足咁多爪,這天便以公共藝術董事會成員身份,參觀兆基創意書院,聽校監黃英琦講解學生的作品。

日久見人心

官場曾這樣說,李麗娟只懂公關技巧,沒有實質功勞,但當「媽打」走了,政府才知其可貴,隨即聘請不少spin doctor急補政治化妝。現在回想起來,李麗娟其實是談笑用兵,與外界打交道之時,實際是為政府修補一個又一個缺口。

對此她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做事一向是增值不爭利、結緣不結怨,結怨結得多,即使坐到某個位,都不會令人信服,相反廣泛結緣,無論到哪裏別人都會給你幾分薄面。香港無皇帝好耐了,港英官員個個都很禮貌,難道回歸後我們還要扮大官?」

與人相處是李麗娟的強項,因她生於一個大家庭,九兄弟姊妹她排行第五;作為「middle child」,既要聽兄姐話,又要照顧細佬妹,自然懂得溝通。她兒時家境富裕,住三千呎大屋,有四名工人服侍,出入坐Chevy汽車,但後來父親的酒樓被虧空,工廠被火燒光,一家人自此蝸居竹園三百呎房子,工人、汽車一下子消失。

「九歲那年爸爸生意開始差,我記得兄姐九歲時,媽媽都幫他們做生日,但我無得做,好失落,但媽媽帶我去看電影和吃魚蛋粉,我又變得很高興。」

社會福利署署長余志穩(右)退休,李麗娟跟他在香港會吃飯餞別,離開時巧遇劉皇發(左)。

日曆記事簿寫滿密密麻麻的行程,足見她退而不休。

黃先生麻煩你

她的樂觀豁達性格,能使她在一夜間把不開心的事忘記,並帶給身邊人快樂;即使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她一樣攞個心出來對待。例子一,九六年八仙嶺大火被嚴重燒傷的學生、○三年沙士遺孤,都成為她的契仔契女,這份情誼,一直維繫至今。

例子二,記者與她乘的士往半山寓所,甫上車,她即瞄一瞄司機的姓名牌,然後說:「黃先生,麻煩你麥當勞道。」司機最初有點愕然,定過神來,才知李麗娟叫的是他,十分受落。

最近的兩個社會問題:援交和吸毒,令李麗娟憂心不已。剛巧訪問那天在香港會門外遇見發叔,她亦即時跟發叔說:「發叔,正生靠晒你喇!」

「做官時,市民才是我老闆,現在退休,我一樣想服務市民,everything for love,純粹愛心出發,沒有野心了。」她說。

與民同樂,一直是她的心願,難怪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當晚,她主動放棄入會展看主權移交,寧願在添馬艦與八千名市民唱歌跳舞慶回歸,做她的「眾人媽打」。

退休後沒有辦公室,惟有home office,餐枱上全是「同齡同心慶國家六十周年」籌款晚宴的邀請信,準備發給嘉賓。

第二春?隨緣啦!

訪問尾聲,記者問媽打有冇人追求?她聽罷哈哈大笑:「你們總愛問這些問題,第二春?隨緣啦!」

李麗娟十九歲認識前夫,是她的初戀情人,兩人結婚近三十年,突然離婚,對當時的她來說,是最大考驗。事隔九年,重提舊事,她說:「離婚都不是甚麼挫折,是大家決定給予對方空間;三十年婚姻是開心的,我亦用了最短的時間大約三個星期去消化不開心,我有賺嘅!如果你二十年前問我,我一定覺得愛情重要,但我今年六十歲喇,親情和友情已經取代了愛情。」

最難得的是,雖與前夫分開,但仍能與他保持朋友關係,每年互相為對方慶祝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