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港媽面書 2013 年 10 月 08 日

潘澄

曾為公司管理層,長期搏殺令家中兩隻小怪獸終日處於無政府狀態,把心一橫班師回朝,用冷眼熱血道盡養兒育女趣事、家長圈子的荒謬事。

小心爆煲

開學至今一個多月,已接連發生多宗學童自殺事件。作為兩個細路的媽媽,每次看到這些新聞都感到十分揪心,同時又十分擔心。不少突然離去的孩子,都屬品學兼優一族,事發前沒有異樣,突然就情緒爆煲,父母們連插手的機會都沒有。我常常會想,到底他們的心裏在想甚麼?到底我屋企嗰兩個又有冇面對緊同樣問題?

據統計資料顯示,每年九至十一月都是學童自殺的高危月,其中尤以十一月的數字最嚇人。教育界估計,因為經過漫長的暑假後,細路仔由天堂被貶回凡間(或地獄),難免會衍生出一定壓力,而由十一月開始,返學熱身期結束,考試測驗排山倒海而來,部分心靈較脆弱的、較為好勝的,咁啱遇上一些個人或家庭問題,就特別容易出事。

對成年人而言,搵工、結婚、退休是人生三大壓力位;對學生哥而言,由小三開始面對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但據聞現在已提早至小一開操了)、小四升呢成為高小小學雞、小五開始參與呈分試、小六需面對升中壓力,家長們揀幼稚園已緊張成咁,更何況升中?明明是應該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小學生涯,被扭曲變成漫長的升中預備賽。據一位入行二十多年的教師老友形容,現在的小學生相比起我們小時候,在學習上變得愈來愈早熟(即係冇晒童真),但同時因為將所有時間都投放在課本與課外活動上,於是又變得愈來愈不懂得與他人溝通,自理能力與快樂程度都每況愈下。

中學生又如何?據社福機構的調查發現,中學生的情緒問題更令人憂慮。受訪的近五千學生中,逾半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其中每五人便有一個達中度至嚴重程度;另三成受訪者出現高焦慮情緒;約4%學生同時受嚴重抑鬱及高焦慮困擾。各個年級中,尤以中一、中五及中六的學生最多煩惱,女生受困擾的比率也較高。

我家老大剛升中二,老二是小五生了。港媽去年決定離開職場回歸家庭時,二人正值中一、小四的成長關口。當時好多朋友感到難以明白,「啲細路都大啦,仲使唔使/值唔值/需唔需要咁做呢?」我的理論是,BB仔時,邊個幫手餵奶、沖涼、換片,其實唔會有太大分別,小B需要的是較為physical的照顧,請個信得過的工人姐姐,可以幫忙分擔部分責任。但當孩子已不再是塞豆窿,開始進入校園,過着過關斬將的生涯,他們更加需要父母在心靈上的支援,這種心連心的緊密交流,是父母親(媽媽的角色尤其吃重)以外,無人可以取代的。一年下來,小鬼們平安過渡,尤其是老大,由剛升中時的彷徨失神,到現在已儼然是個小大人了。離開職場的損失很大,但我認為,在這個連讀書都變得危機重重的年代,做阿媽的真係有咁嘅需要,而且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