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13 年 01 月 23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考功夫考心機的焗魚腸

上一代報人「特級校對」陳夢因留下一套《食經》,造福一眾老饕。我算是另一代報人,也與食有緣,拜讀《食經》,獲益匪淺。最近有機緣與陳夢因的兒子陳紀臨及媳婦方曉嵐兩度同枱吃飯,兩位前輩耳濡目染和用心鑽研,對飲食有精闢見解和通透廚藝功夫,更難得是不吝賜教,坦率直言,給我很多啟發。這一晚飯局,他們提到焗魚腸,說到精采處,在座的劉健威技癢,叫兒子劉晉即場焗一缽出來(見圖),最着數是我,坐享其成。

我懷疑當初想到吃鯇魚腸的人,已經到了「食無可食」的地步,須知我們劏魚,第一時間掀開魚頭扯走魚腮,開肚抽出整副內臟,還慌死清理得不夠乾淨。若果富貴真的要險中求,那麼美味得在穢中尋,不無道理。焗魚腸的成本甚低,有些人與魚檔熟腍,開口要甚至不必付錢,就算要買,也很便宜,最貴反而可能是油炸鬼。還記得小時候知道母親當日會做這道菜,便經常到廚房徘徊,看看幾時切油炸鬼,事關只需切薄薄的十片八片,一條長長的油炸鬼還餘下一大段,媽見我伺服一旁,好歹須與我分贓,而我通常佔最大份。

焗魚腸花的工夫很多,先小心將苦透的魚膽整個搣走,弄破魚膽比嚇破膽更累事,魚膽破了整副魚腸應該報銷。魚腸比雞腸還幼,把幼幼的魚腸逐條剪開來清理,手震和欠缺耐性的人一定會叫苦連天。世上只有媽媽好,吃她親手焗一缽魚腸,自有深刻體會。

記得《食經》寫過焗魚腸,指很多人都焗出半碗油來,既腥又膩。在街市魚檔見過整副魚腸的人一定明白箇中因由,因為魚腸都盤結在一堆脂肪之間,雖說是魚油,有人說好過豬油牛油,但到底都是油呀!《食經》有個方法去腥除油,便是把黏着腸的黃衣撕去,再用白醋醃一醃。不過,方曉嵐提議保留兩成左右的魚脂,焗起來會較香口。

與其說我喜歡吃焗魚腸,我應該坦白交代清楚,我其實更喜歡當中的魚肝,若果吃的那一口碰巧沒有魚肝,不會甘心,下一次落筷我一定會瞄準一點。魚腸其實沒甚麼味道,反而魚肝帶點甘苦,但正是惹味的根源。雖然焗一缽需用四至六副魚腸,但每一副魚腸只有一小份魚肝,加起來幾啖已經吃完,所以有些人會用手揸爛魚肝,再撈勻在整缽魚腸內,對我這種獨食的人來說,當然不喜歡這種分甘同味的做法。

焗魚腸還有兩個小節,缺一都會失色。其一是陳皮,但須謹記陳皮絲別切得太粗,最高境界是吃到味而見不到絲,這得在刀功上浸淫琢磨。另一是胡椒粉,用白胡椒粉最好,既去腥,也提味。

現在為生活奔波,有朝一日有閒情有時間自家焗一缽魚腸,恐怕已是退休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