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2 年 05 月 17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生機處處

醫學界,今天被視為絕症的惡疾,到了明天有機會因新藥物的出現而令疾病有藥可治,這些例子乃俯拾皆是,所以只要不放棄,處處都有希望。癌症患者梁先生便是抱持着這個信念,讓他可以存活至今。

回想兩年前,四十多歲的梁先生為着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腰痛而求診,發現他的左腎附近有腫瘤。

梁先生被轉介至外科醫生作進一步診斷,最後證實他的腫瘤屬於惡性,是軟組織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一個梁先生從未聽過的名字。這類腫瘤多長於四肢及腹膜後腔(retroperitoneum),即是腎臟所在的位置。倘若軟組織肉瘤長於四肢,患者會發現四肢上有一團不痛不癢的腫塊,相對較易察覺;但長於腹膜後腔的腫瘤,則往往待腫瘤體積增大至壓着附近的組織及神經產生痛楚,才被發現,而梁先生的情況則正是後者。當時他的腫瘤長大至包圍左腎的血管及輸尿管,病情已屆晚期。

當時醫生首先為梁先生切除左腎,及後化驗證實切除組織的邊緣仍有癌細胞,顯示仍有殘餘癌細胞,所以外科醫生給梁先生介紹腫瘤科醫生替他跟進病情。

根據現時的醫學界的共識,如果切除軟組織肉瘤的邊緣仍有癌細胞,患者需要接受電療去消滅殘餘癌細胞。因為他的腫瘤體積不小且屬於高惡性,需要再接受術後化療,降低復發機會,但腫瘤科醫生接下來補充:「軟組織肉瘤對化療的反應並不理想,即使用上更具攻擊性的化療組合,療效也不算很好,但是化療的副作用不輕,約有5%患者因化療副作用而出現心臟衰竭。」

梁先生先接受看似有益無害的電療。轉眼間,約一個半月的電療療程完結,而這段時間梁先生仔細考慮自己的情況,決定暫時擱置化療,只保持定期觀察。

完成電療後的六個月,梁先生的電腦掃描顯示他胸部有多顆小結,顯示腫瘤復發及擴散,醫生向梁先生重提化療。經過這數個月的時間,梁先生對自己的病情認識增加了,知道有數種治療軟組織肉瘤的標靶藥物正處於臨牀研究階段,正等待藥物審批。與化療相比,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輕,控制腫瘤的效果也較好,於是梁先生決定不進行化療:「我寧願等待藥物審批完成後,接受標靶治療。」

接下來每一次的覆診報告,也好像是宣布這個「賭局」的勝負。梁先生眼見胸部X光片上顯示小結的數目不斷增多,體積也逐漸增大,對拒絕接受化療的決定開始動搖。當梁先生開始出現咳嗽及呼吸困難的情況,以為自己等不及新藥帶來生機時,醫生帶來一個好消息: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剛剛核准標靶藥物帕唑帕尼(pazopanib)用作治療軟組織肉瘤,但與此同時,醫生也告訴另一個壞消息:這種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噁心、皮膚及頭髮脫色、腹瀉、高血壓、手掌腳掌炎症及影響肝功能。雖然與化療相比,此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不具威脅,但也不輕。但梁先生考慮到腫瘤已復發了好一段時間,並且開始影響生活質素,所以決定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希望成功把腫瘤控制。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