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精神食糧 2012 年 03 月 09 日

黃宗顯

精神科專科醫生,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大學兼職教師,曾任多份報刊專欄作家,每天工作要面對不少生命中的精神迷路人,也愛走出診症室,以文字分享杏林點滴,宣揚愛與關懷。 著有《還須心藥醫》和《情緒病診療室——破解人心的密碼》。 電郵地址: drwongchunghin@gmail.com

蠕動停不了

那天早上,在一間普通科門診部的大堂,有超過一百人在等候,因為座位不夠,不少人都站在診所裏的不同角落,人來人往,擠擁得很。二號診症室內,傑醫生正在那裏診症,門外,病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發生了一陣騷亂。

病人甲大聲說:「醫生在裏面做甚麼呀?一號房的醫生已看完了幾個病人,他看完了一位病人便停下來,不知道他發生了甚麼事,這麼慢,怎樣做醫生呢?」師奶乙又附和說:「他是否在診症室內暈倒了?需要找人進去看看嗎?」病人丙先生又說:「我懷疑醫生在裏面睡着了!」丁先生走到護士站,向她們說:「姑娘,不知道二號房的醫生發生了甚麼事,快請其他診症室的醫生幫幫他,接手看他的病人啊!」傑醫生看完第一個病人後,坐在診症室內已有十五分鐘,沒有請下一位病人進去,坐在門外等候久了的病人開始起哄。

傑醫生停止看病人已一段時間,一名護士長見到病人們的情況有點失控,便走進了二號診症室,看看醫生在裏面是否發生了意外。

進入診症室後,護士長見到傑醫生以手按着自己的腹部,表情有點辛苦,醫生的工作桌上,除了病人的醫療檔案外,還有一杯水和一些止痛藥,這是傑醫生自用的。護士長問候了他,他卻表示要暫停診症多一會,因為他十分肚痛,要立即趕往廁所解決。

有些不耐煩的病人見他走出診症室,便高聲批評他:「有公職人員擅離職守,這是甚麼樣的醫生,早點回家睡覺吧!」傑醫生面對着這些無情無理、尖酸刻薄的指控,實在面有難色,也感尷尬難堪,內心充滿着壓力、憤怒和不安。

在廁所完事後,他又回到診症室繼續見病人,有些病人等了很久,心有不甘,一進入診症室,便不停罵醫生無能,他面對着病人們不斷的惡性批評,以及預計將要見三四十位病人,感到焦慮萬分,肚子又開始脹痛,又要暫停工作,再到廁所一趟。

那天,有不少病人向診所主管投訴傑醫生的工作緩慢,常常上廁偷懶,還有態度惡劣。第二天,他因為肚痛腹瀉,請了一天病假休息。

傑醫生自行醫以來,一直都感到壓力,也容易焦慮。一年前,他第一次經歷了維持數天的腹痛和腹瀉,自那時起,他便不時出現這種情況,包括腹痛、腹瀉、腹脹、排便緊迫感,有時甚至出現大便後不能完全排清的感覺。

他曾多次為自己安排了大便的化驗,也沒有發現細菌或寄生蟲。後來他又去看一位醫生,得到了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診斷。

這個疾病,嚴重地影響了他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在生活上,他在腹部不適的日子,預計自己需要常常上廁,害怕在外面有需要時未必能夠立即找到廁所,所以便會留在家裏,避免外出,原來的約會和戶外活動都會一一取消,此外,他也有一段時間避免出外旅行了。有時候,他不能避免要出席一些重要的場合時,便會比其他人早一點到達,然後找找廁所的位置。

他的專業工作,有高度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需要面對很多有不同需要的病人,假如常常上廁所,確實會阻礙了診所的正常運作。

因為他是一位醫生,所以對自己的情況更加了解。他服用了一些紓緩腸蠕動和抗焦慮的藥物,病情也慢慢改善了。後來,當他遇上患有這種病症的病人時,便更有信心替他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