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1 年 10 月 21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Steve Jobs的抗癌哲學

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早前因胰臟癌逝世,他的大膽創意、對美學的洞察及對完美的執着令人深深敬佩,教世人惋惜這位改變人類生活模式的科技奇才的離開。而這位不朽人物也有着不平凡的經歷,他沒有完成大學,但成功創立公司並推出多款劃時代及大受歡迎的電腦,期間卻被工作夥伴攆出自己一手創立的電腦公司;不過經過一番努力後,卻傳奇地重握執掌之位,並把公司發展至另一高峰;偏偏在人生及事業的黃金時期,他患上癌症,卻仍然繼續工作,研發出叫人着迷的iPhone、iPad等高科技但人性化之產品,繼續引領世界。他於二○○五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禮的演說中,其中一句「求知若飢、虛懷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相信是他能創造傳奇人生所依靠的態度。

而喬布斯作為一個癌症病人,也有不少值得其他癌症患者學習借鏡的地方。例如,自從他二○○四年患上癌症後,一直繼續工作及如常生活,出席產品發布會時,個人魅力絲毫不減。不少人以為患上癌症便猶如世界末日來臨,性格來個180度轉變,變得孤僻深沉,但喬布斯便親身示範,患上癌症仍可如常生活,主要視乎自己的取抉。

另外,他在二○○四年確診患上胰臟癌後,便向公眾宣布自己的病情,包括公司客戶,這跟一般癌症患者的做法非常不同,他們往往會隱瞞病情,既不希望家人及朋友擔心,也憂慮會被人歧視,尤其在大企業或政府機構擔任要職的高層人員,擔心患病的消息會破壞在別人心目中的能幹形象。然而,隱瞞病情只會徒增病人心理壓力,也難以成功,因為治療過程難免經常出入醫院,總會被人發現;相反,公開病情可減少不必要的壓力,然後以工作表現證實自己的能力,釋除不必要的疑慮。

喬布斯積極工作,積極生活,也積極接受治療,由胰臟切除手術,到後期的肝臟移植手術,他也勇於接受。不少癌症患者對癌症治療存有不少憂慮,既擔心副作用,又擔心療效不夠強,於是遲遲不肯作出決定,延誤治療。事實上,現時已有不少藥物可以紓緩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如惡心及便秘等,手術及放射治療的科技都已大大改進,所以上述的憂慮是不必要的,患者應該盡可能嘗試各種可行的治療方案,在香港更有中醫中藥治療及氣功作為可行的輔助治療。

喬布斯在史丹福大學畢業禮的演辭中,還有另一個名句:「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抱持這種態度生活下去時,當第二天能夠醒來時,便等於多活了一天,生活也頓時變得精采滿足,也會把握時間做重要的事情。不少癌症患者不是自怨自艾自己將要離開人世,便是沒有及時去辦重要的事,於是在離開世界前,也未能與親人好友相聚、返回出生地解鄉愁或完成其他的重大願望,帶着遺憾離開。

正由於喬布斯能夠積極面對他的疾病及生命,所以能夠以合理客觀的態度去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態,在適當時候做適當的事。當他八月時認為自己「無法達成我的職責與期待」,便辭去工作,專心養病,把握與家人相聚,與最好的朋友道別,及妥善交接自己的工作,不會被悲觀憤怒的情緒支配,作出一些不明智的決定。不少癌症患者即使病情惡化仍然埋首於工作中,或藥石亂投,沒有把時間用於最適當的地方,令身體及情緒繼續承受着無限壓力,未能好好把握一生中最珍貴的時光,這才是癌症給人生帶來的最大禍患。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