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書寫人生 2021 年 08 月 06 日

蔡子強

時事評論員。寫了半生政治評論,自從某一個晚上開始,忽然領悟到人生應該還有一片更大的天空。

三部黨慶獻禮電影中的毛澤東

還記得,三十年前,當我還在大學唸書時,碰上中共建黨七十周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開天闢地》獻禮。片中兩大主角是陳獨秀、李大釗兩位北大教授,不單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推動成立中國共產黨,陳更是首任書記。全片戲分集中在兩人身上,而毛澤東的戲分則較少,其實,這是合乎史實的。
十年前,再度推出黨慶獻禮電影《建黨偉業》,但陳、李兩人的戲分卻少了很多,反而毛的卻多了不少,且大家看到北大時期的少年毛澤東,可謂如魚得水,不單深受李大釗賞識,青眼有加,甚至夠膽和陳獨秀面對面,就理論問題進行滔滔雄辯,可謂嶄露鋒芒,但歷史又是否真的如此呢?
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著有《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或譯作《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形象正面,喚起了西方不少人對中共的同情,歷來備受中共推崇,是部權威作品。書中第四章「一個共產黨員的來歷」,當中「革命的序曲」一節中,有一段毛憶述其北大歲月:

 

 


「我的職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項是登記來圖書館讀報的人的姓名,可是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我這個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來閱覽的人當中,我認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運動的頭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羅家倫等等,我對他們極有興趣。我打算去和他們攀談政治和文化問題,可是他們都是些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話。」
從中可見,毛對自己在北大的際遇,似乎不無怨氣,並非《建黨偉業》一片中講到如此如魚得水。片中是把毛在北大裏的經歷,誇大和美化了。
那麼,今次《一九二一》又如何?
歷史上,在上海召開創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一大),陳、李兩位教授都非關鍵,當時他們分別在廣州和北京各有各忙,關鍵人物反而是「中共上海發起組」兩位核心成員李達和李漢俊(當然也包括出錢出力的兩位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毛澤東只是長沙派來的一位代表,當時甚至可說是人微言輕。
但在本片中,毛一樣鋒芒畢露,他甚至在「一大」會上跟其他代表,就革命策略進行辯論,且說出了他後來十分有名,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九二七年發表)提出,農民在革命中角色的觀點。
但實情又如何?其實毛在「一大」只有一次發言,那是在第二天會議,各地代表匯報各地情況,毛亦因此介紹了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情況。據說,在「一大」裏,毛言語不多,卻也很留心聽別人發言。
所以,又一次,毛澤東在一大裏的經歷,被誇大和美化了。
(談電影《一九二一》,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