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老總手記 2020 年 07 月 21 日

關慧玲

《東周刊》社長兼總編輯。

自己社會自己救

疫情失控,港人更要自強自重。
早在三、四月,已有連鎖食肆自行實施不戴口罩者恕不招待的規矩,不過當時政府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屢現爭拗,苦了一班把關的員工。現在政府宣布措施加辣,卻又有人批評點解呢度唔禁,嗰度又唔收緊。
專家說感染數字以幾何級數上升,疫情未見頂,醫療系統快要淪陷,其實不用等政府宣布可以做乜唔可以做乜了,以常識去判斷,保護自己、保護別人,口罩看來是不能離身的,無論室內室外,總之身處公眾場合,一定戴住。其次,雙手碰過眼耳口鼻的記得用搓手液消毒。此外,也要改變出街食飯消遣的習慣,買外賣回家吃(見圖),或在家煮食,朋友聚會暫時停止。這兩星期盡量「宅在家」和人保持距離,已能幫手切斷社區傳播鏈。

 

 


這場世紀抗疫,也是個學習過程,初期當外國仍在嘲笑香港時,港人反應非常快,積極搶奪口罩、防疫用品、生常生活品,也自動自覺遠離人群,保持社交距離,感染數字很快壓下來。相比歐美的慘況,我們的確打了漂亮一仗;可是病毒後來變了種,傳染力更強,達到一個傳四個,及在非常短時間內已可傳播的速度;加上政府在強制檢疫機制上不見收緊,亦有報道指有需要強制檢疫的人剪斷手帶出街,方方面面都鬆懈,防線終於失守。
抗疫要由自己做起,像那個因為店員溫提戴上口罩才獲招待卻老羞成怒出手打人的客人,行為極端自私,令人髮指。
依目前情況估計,抗疫戰也許是漫長的,口罩變成必需品,要定時補給,如果可以,多帶幾個防身,給街上無口罩的人,他們很可能是基層人士,搶不到也買不到。
香港經濟經過一年多折騰已經大受影響,不想一齊沉船,便要出一分力,自己社會自己救,忍多一時,希望可以捱過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