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下午茶時間 2010 年 11 月 23 日

呂大樂

大學教授,在報刊撰寫評論,亦曾主持電台節目。寫作題目多屬下午茶閒聊過程之中想出來,所以每日咖啡不可少。

大眾電視情意結

作為一個「超級電視迷」,至今我仍然每天收看(新聞報道以外)本地電視台的節目。但隨着日子的過去,近年已很少留意那些有現場觀眾的遊戲或表演節目。某個星期日晚上,扭開電視,看了一段《金曲擂台》,赫然發現原來還有不少人會到電視台當現場觀眾,實在有點意外。

曾幾何時,填寫報名表格,爭取機會到電視台親睹節目製作過程或找明星簽名,乃是普羅大眾當中普遍分享的共同經驗。我若然沒有記錯的話,當年等候乘專車往電視台的集合地點,是尖沙咀漢口道靠近青年會的一個角落。對當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般市民而言,到電視台現場觀看節目製作,是一件盛事。首先,是要準備前往尖沙咀。求學時期家住北角,前往尖沙咀要先乘電車到中環,再搭天星小輪過海。由於有一段路程,會趁機到海運大廈、星光行逛逛,置身花花世界,十分興奮。到了集合時間,一眾上車出發前往廣播道。到了電視台大樓之後,通常需要在大堂等候。而電視台也算招呼周到,給每位現場觀眾派發一張汽水換領券,即是每人均有贈飲飲品一支,人人歡天喜地。

當年很多安排了現場觀眾的節目,其實都是錄影製作,一次錄製兩輯。至於長壽節目《歡樂今宵》,其實是少數現場直播的製作。但無論是錄影還是現場直播,觀眾進入錄影廠後,先行找到自己的座位,然後聽工作人員的介紹。他的介紹是基本程序的一部分,其中一點是提醒現場觀眾留意閃燈,並配合做動作(例如鼓掌)。這些提點的確有其需要,事關當年錄影廠內的攝錄機相當巨大,它們位於藝員與觀眾之間,阻擋了後者的視線。坦白說,如果沒有寫上「請鼓掌」的燈牌提示,有時現場觀眾並不太清楚藝員講了甚麼對白或做了些甚麼動作,不知如何反應。所以,到現場觀看製作過程,並非觀賞節目的最佳選擇。不過,話雖如此,仍有不少電視觀眾渴望有機會到錄影廠現場參觀,滿足他們的好奇。

當然,也有不少觀眾之所以如此有興趣到現場參觀,主要是受到有獎遊戲節目的吸引,希望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中其大獎。而當年不少節目亦喜歡現場派發獎品(例如洗頭水),人人有份,永不落空。今天或者很多人會認為做電視節目的現場觀眾費時失事,時間成本太高,可是當年大量觀眾卻樂此不疲,經常從電視周刊剪下報名表格,希望獲得抽中,可到電視台看看一些受人歡迎的明星,或爭取機會參與有獎遊戲。

在「大眾電視」的巔峰時期,觀眾爭相報名,求的就是成為現場觀眾的機會。在《歡樂今宵》擁有高收視的日子裏,節目散場時會見到現場觀眾神情興奮;當年星期一至五晚常見的場面,今天已是難得一見。昔日當上電視節目的現場觀眾是一件盛事,今時今日熱情早已冷卻下來,甚至對電視節目,也開始覺得可有可無。本地電視的吸引力,亦早已隨風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