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樂在澳門  > 澳門快訊 2018 年 08 月 29 日

濟世扶危宗教彰顯和洽共融

宗教的意義在於幫助人類追尋真理、宣揚仁愛及孝義,提升人類心靈的價值,因此信仰與人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澳門市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在中西文化薈萃的澳門,宗教於回歸前後同樣百花齊放。而宗教不單導人向善,也為社區的發展帶來正面作用,由戰後的扶貧、辦學,到今天的青少年工作、關顧長者服務,一直照料澳門居民的身心靈需要。

 

澳門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天主教在澳門的發展一度極為蓬勃,一九八二年開始於澳門擔任神父的孔智剛回憶:「澳葡時代的天主教徒大多是葡萄牙人,回歸前以土生葡人為主,演變到現在大部分信徒都是華人。」直到澳門回歸中國,孔神父認為宗教依舊是百花齊放的景象。「澳門對各種宗教一向包容,好像今天除了天主教,佛教、道教、回教,甚至巴哈伊教都能和洽共存,大家都為澳門付出努力,建設更美好的澳門。」

孔智剛神父表示宗教和慈善一同發展,能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身心靈的幫助。

 
 


澳門仍保留眾多宗教節慶

在天主教未傳到澳門之前,澳門本土的佛教、道教等早已存在,孔神父憶述當時澳葡政府的確有為傳揚天主教伸出援手,包括批出土地興建教堂、學校等,加上當時來到澳門的葡萄牙人大都信奉天主教,大大推動天主教的發展。後來,由於回歸前大量葡萄牙人及土生葡人回國,天主教徒人數才有所下降,不過孔神父認為對天主教的發展影響不大。「其實今天社會變得富裕,人們的心靈獨立而愛好自由,根本不想受到束縛,所以很多宗教的信徒人數都在減少。」不過,現時澳門還保留很多富有天主教特色的街道、節日甚至公眾假期,例如羅若翰神父街、花地瑪聖像巡遊、聖母無原罪瞻禮等,都沒有因為回歸中國而有所改變。今天澳門依然華洋共處,保留着中國及西方節慶,秉承包容、共融的傳統,像是澳門的竹林寺,集道教和佛教於一身,寶殿內可找到不同的佛像或神像,而澳門最著名的地標大三巴,就是聖保祿大教堂的遺址,主教座堂更被昔日的澳門居民稱為「大廟」,孔神父說當時的神職人員全不介意,反而覺得很親切,這都是澳門獨有的共融性。 

花地瑪聖像巡遊是澳門玫瑰聖母堂每年舉行的慶祝活動,從玫瑰聖母堂出發,途經南灣和西灣,以西望洋主教山小堂為終點。

走進竹林寺,會看到道教和佛教的神祇,見證宗教融和。


天主教一向注重辦學

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也着力於地區上進行慈善工作,而且都有悠久的歷史。正如利瑪竇當年到中國傳教,同時也作為學者四出教學,將西方知識帶到中國。而澳門教區首位主教賈尼勞於一五六八年到澳門,除設立會院之外,也開辦書院,所以辦學可說是天主教一直在澳門的主力工作,孔神父初到澳門,就是擔任澳門粵華中學校長一職。「那時學校都會有宗教課,而且很多都有寄宿服務,同學接觸宗教的機會很多,不過我們並不會強迫別人信教,希望他們由心出發,所以即使學校有三千個學生,天主教徒也不過百多人。但我見過有舊生畢業後反而成為了天主教徒,可能是信仰的種子終於發芽生長了吧!」今天澳門的中學雖然仍以私立為主,大部分都受政府資助,但孔神父說各學校仍有很大自主性。 

澳門第一位天主教主教賈尼勞,為澳門慈善工作奉上一生。

 


慈善工作需因時制宜

戰後的澳門百廢待興,加上後來大量難民湧入,為社會帶來不少壓力,不同宗教都齊心濟世扶貧,孔神父說天主教在澳門最蓬勃的時期,該是戰後的數十年,當時教會除了辦學,更照顧有需要人士起居飲食。「其實天主教早在賈尼勞神父來澳時,已經為慈善不遺餘力,當年賈神父創辦的慈善機構仁慈堂,在澳門人口中有『支糧廟』之稱,專門照料貧病孤寡。後來仁慈堂更開辦澳門第一間西醫醫院及孤兒院,當時因為經濟不景,很多窮人都會將初生嬰兒遺棄在孤兒院門前,最高峰試過一年接收超過一千名棄嬰,教會不單照顧他們飲食,更供書教學,後來他們很多人都任職政府不同部門,成為支撐澳門的棟樑。」今天澳門鮮見飢寒交迫的情景,慈善工作也慢慢轉為青年外展及長者社區服務。「其實任何工作都要因時制宜,扶貧也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正如以前澳門教堂人氣鼎盛,今天我們彌撒都集中於幾個主要座堂,其他的作為景點,推動一下澳門旅遊業何樂而不為?」宗教的包容性在此可見一斑。 

戰後數十年,天主教於澳門設立了不少濟世扶貧的組織,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幫助。

仁慈堂是賈尼勞神父於一五六九年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當時澳門居民稱其為「支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