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8 年 04 月 01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自強

最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特別撥款資助病人使用昂貴藥物,這對包括腫瘤科的病人確是好消息。腫瘤科藥物不單是費用高昂,因為其治療效果愈來愈好,病人需要持續使用藥物去控制腫瘤的機會愈來愈大,長期的醫療開支便成為一個負擔。

財政預算案中還提出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過去數十載,病種不斷變化,當中退化性疾病因人口老化及生活習慣改變,愈見常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慢性肺炎、腎衰竭,以至腫瘤,發病率不斷上升。基層醫療透過推廣預防性措施(如改變生活習慣)和早期診治處理長期病患問題,做法不單更合乎經濟效益,而且可令市民整體活得更健康,生活質素更好。

只是,大眾一向過於依賴醫療科技,希望從中得到魔法般的簡單療法來根治或控制所有疾病;相反,政府近年積極推行的少油、少鹽、少糖的「有營運動」,雖是簡單有效的保健方法,大眾卻似乎不太積極參與。

其實,要遠離長期病患的重要方法,就是持之以恆地採納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而非單靠「食粒藥」。這些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包括多蔬果、少肉、少鹽、少糖、少油、多運動,完全可應用在腫瘤科病人。目前,醫學界已有足夠證據支持以運動預防癌症;治療癌症期間及完成治療後多運動,更可提升療效,有助復康,又能減低復發風險。最新證據亦指出,運動可減輕病人因腫瘤或化療期間由於肌肉流失而產生的疲累,而反映肌肉流失的分子指標,亦可透過運動而降低。亦有研究發現,運動後免疫系統內的自然殺手細胞數量會增加,而自然殺手細胞滲透腫瘤的能力亦會更佳,換言之,運動對預防和治療腫瘤,不無關係。

一年多前,簡先生眼見年紀比自己大的朋友參加了政府推行的大腸癌篩查計劃後,發現真的患有大腸癌,於是,縱使自己未合乎計劃包括的年齡,但都自費到私營市場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證實自己患上腸癌。雖然腫瘤尚小,手術後卻發現原來已影響一粒淋巴,需要接受六個月化療。

簡先生還記得第一次接受腫瘤科醫生會診,醫生當時告訴他,除了要接受化療外,研究已證實運動可減低腫瘤復發,所以他還要定時做運動。此外,除了首六個月接受化療期間需要多吃肉類來攝取更多蛋白質,之後便需全面改變飲食習慣,要多蔬果、少肉少油、少鹽少糖。簡先生一直跟足醫生指示,採納健康生活。

最近覆診,簡先生喜孜孜地跟醫生說,樂見政府願意作出多項醫療方面的承諾,包括擴闊大腸癌先導篩查計劃的參加者年齡,令更多人能接受免費篩查。醫生提醒他,更重要的是市民利用個人意志作出預防疾病的措施,就如簡先生自診斷腫瘤後,改變了生活及飲食習慣,連之前罹患的糖尿病和高血壓,統統消失影蹤了。所以,藥物治療效果再提升,政府對醫療開支作出承諾再多,最重要的還是病人和其家人,下定決心以健康的生活態度應對腫瘤以至其他疾病,才是重中之重。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