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17 年 10 月 21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竹林禪院

重陽將至,又是掃墓時分,看到《東周刊》報道竹林禪院的是非,不禁感慨。半個世紀前的一天,我首次踏足荃灣的竹林禪院。當天爸爸雙手捧着奶奶的照片,隨着一位法師和幾個和尚,在香火燎繞中為奶奶的骨灰在禪院「上位」。大人們說我是個嫡孫,吩咐要緊貼着爸爸的步伐。當時我還未懂事,還以為那個「嫡」是指「細粒的」,只好亦步亦趨地跟着他走。

自那天後,我和這禪院結下了幾十年的緣。荃灣有兩處佛教名勝,較為人熟悉的是三叠潭,有名剎西方寺和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玄圓學院,香火鼎盛。另一個就是竹林禪院所在的芙蓉山,那裏還有幾個如東林念佛堂這類的「師姑庵」散布於山腰上。說和竹林禪院結緣,是因為它差不多成了我的家族靈堂。奶奶身故不久,爺爺也隨她而去,骨灰放在奶奶龕位的同一個靈灰閣內。我記得骨灰是由母親和我親身往廣州領回來的,因為當時正值文革時期,父親是第二代「黑五類」,被列入黑名單,不能回國。父母病故也不能為他們送終,他引為人生一大憾事。

自此之後,父親篤信佛教,在竹林禪院安放好父母的骨灰後,他自己也在那裏皈依,並為自己和我母親買下了「長生位」。禪院把他們的龕位安排在新建的,名曰「普光堂」的龕堂內,也是一場因緣巧合,因為先父名普禧,龕堂就像是以他命名一樣。母親年初身故,靈灰安置在父親身旁,我看着他倆照片裏安詳的面相,心裏也感安慰。年月不饒人,要不要自己也在禪院留個位,這問題已開始進入我的意識空間。無奈太太是天主教徒,這問題確是費煞思量。

看過《東周刊》的報道後,令我更猶豫了。原來禪院的創始人融秋法師和一個尼姑有過一段孽緣,還有個私生女,情節真有點戲劇性。而那個私生女在禪院雖無管理權,但多年來一直插手禪院的事務,和今天的管理層勢成水火,最近還因為靈灰龕位的買賣而招來黑社會介入。見到自己祖宗靈位安放之所,今天竟鬧得如此不堪,實在叫人痛心。更叫我擔心的是,政府近年銳意規管靈灰安置所,報道揭發竹林禪院有一部份龕位不是合法的,不知我家族的龕位屬於哪一類?據我所知,要把非法的龕位「規範化」需要向政府補回大筆地價,聽說玄圓學院和政府談了很多年都談不攏。

報道唯一教我安心的,就是竹林禪院的管理層準備退位讓賢,請來幾位社會知名人士來出任理事,包括前一哥鄧竟成、工業家楊釗和李焯芬教授,都是我認識的有心人,楊兄和教授更是虔誠佛教徒。希望他們的正氣,可以把禪院這股歪風一掃而空,還我一個佛門清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