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7 年 08 月 24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欲速不達

初診癌症病人通常會接收很多親友提供的資訊和意見。親友們都是出於好意,但從病人角度來看,才剛接受患癌這噩耗,又擔心接下來的治療,實在難以同時處理太多資訊,加上網上資訊愈見發達,且容易透過社交媒體傳播開去,普通人根本未能分辨資訊的真假,於是,病人很易被淹沒在資訊的大海中,無所適從,變成壓力來源,甚至影響治療進程。

五十五歲的林先生也遇到同樣情況。四個月前,他被診斷患上大腸癌,當時病情嚴重,已出現腸塞、肚痛和嘔吐。手術後,病理報告顯示林先生的腫瘤旁有六粒淋巴受影響,遂轉介至腫瘤科醫生。醫生認為林先生的復發風險高,所以建議他接受輔助化療六個月。

回想起來,林先生在確診前已留意自己的體重無故下降,且大便帶血和黏液,只是當時他無視症狀,平白浪費了及早醫治的機會,以致如今他和太太都覺得要盡一切方法擊倒癌症。除了接收親友積極提供不同治癌療法的資訊外,兩口子還主動在網上搜尋。

不過,林先生和太太一下子接收大量抗癌訊息,實在沖昏頭腦,於是請教腫瘤科醫生。醫生笑指,不少癌症過來人也曾遇到同樣煩惱。雖然足夠的資訊可令病人安心,但病人應向醫生及病人輔助組織如香港癌症基金和香港防癌會獲取有憑據的資訊,覆診時亦最好有親友陪伴,這樣便有助記下醫生提供的不少資訊,又能協助提出疑問,同時不要被數字嚇倒,因為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數字只反映普遍情況,個別病人未必適用。

醫生補充,初診癌症病人要勇於發聲,甚或利用手機程式或社交媒體與親友溝通,表達個人感受或意願,以抒發情緒,但另一方面也要對愛錫自己的親友有忍耐之心,因為抗癌過程中,不論病人或家屬都辛苦,需要時間適應。重要的是,癌症可以治癒,最新資料顯示六成或以上病人可戰勝癌症,所以病人不用過分擔心將來,只要保持正常日程,做自己喜歡的事,已為療程奠下良好基礎。

林先生和太太聽罷,立時鬆一口氣,再向醫生了解化療以外的有效另類治療。醫生解釋,中醫中藥是眾多另類治療中具最多證據的,但林先生如想採納,還是要看註冊中醫,而非盲從網上偏方。林太太一直怪責自己沒有及早提醒丈夫留意健康,所以心想丈夫要盡快實行良好生活習慣,儘管菜餚淡而無味,天氣熱得似蒸籠,也要林先生接受和定時運動,結果引來反效果,林先生失去鬥心。

醫生再提醒兩位,雖然研究指出腸癌病人診斷後定期做足夠運動,可減低復發風險,但只要每日步行半句鐘,或每周步行三小時已能達到功效,毋需進行劇烈運動,所以林先生大可在室內如有空調的商場步行。另外,蔬果含有抑制腫瘤的成分,是單靠維他命丸無法攝取的,所以進食蔬果是應有習慣。不過,林先生需要進行六個月化療,期間需要足夠蛋白質以承受副作用,所以短期內大幅度改變飲食習慣並不可行。凡事循序漸進,才可提高成功機會,否則欲速則不達。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