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17 年 03 月 09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同袍相爭

執筆之時,特首選舉的提名期剛結束,現在是林鄭月娥、曾俊華和胡國興三人之爭了。我在這裏當然不會月旦選情,亦不會評論哪位能力較高,但眼看幾位舊同袍和舊上司一頭栽進了選戰,總不免想起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及他們一些逸事。大膽套用李超人的話:他們都有能力當特首,而且都是我相熟的。

我並不認識胡官,但我和林鄭、曾及葉劉淑儀都是政務主任出身,他們也做過我的「頂頭」上司。曾俊華其實是和我同年(一九八二年) 加入政務官行列,但他是從美國招聘過來的,而且年紀比我們一群初出茅廬的黃毛小子大上一截,我們只覺得他有點「酷」。他果然循着跟凡人不一樣的軌跡升上去,很快便升到可以當我們上司的級數。我跟他工作得最緊密的時期是二○○五至○六年間,他當時是工商科技局長,我則是工業貿易署長,並肩打了二○○五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那場「硬仗」。

很多國家的商務部長都是很有性格色彩的人,曾俊華則比較平和踏實,他的發言雖然不是經常閃亮着智慧火光,但卻有一種特有的親和力,所以和各國的貿易和外交大員很合得來。香港一向站在自由貿易的最高點,在多邊貿易談判中可以擔當斡旋的角色,曾俊華那種與人為善的態度,在國際間為「中國香港」團隊樹立了不錯的形象,這點是較少人知道的。

看葉劉今天的境況,令我不勝欷歔。我和她在九○年代初在工業署共事,亦同是政府的兼職即時傳譯員,看着她憑自身能力及無比的意志力扶搖直上,和出任問責局長後的大起大落。認識她的人也許會覺得她的嘴臉有點刻薄,但她其實是個很有團隊精神和能照顧後進的人。我加入政務職系工作那個年代,公務員事務局是會為每一位新入職的人安排一個師兄或師姐作為「師友」(mentor),我被編派到她那一組。她是個很稱職的師友,那時候她丈夫還在生,不時會用她婆家的遊艇帶我們幾個初級同事出海遊玩,擴闊我們的社交網絡。有一次她請我們到她位於飛鵝山的花園大宅燒烤遊玩,還請了幾位比我們稍長的同事來,包括林鄭月娥。

這兩位女將的辦事能力超高,可算是「目標為本」的典範。二○○六年我出任特區成立十周年慶典辦公室時,林鄭是民政局常任秘書長,我的直屬上司。這項特別任務在二○○七年七月完成後,她當上首任發展局局長,我又一同過檔,出任負責規劃和地政的常任秘書長。她在工作上的強烈使命感,溢於言表,加上對政策掌握嫻熟,所以在公務員團隊內,很具懾服力。可惜的是她們兩人一時瑜亮,政途上的迥異,教人感嘆。

有能之士必論權,論權必有爭。爭權的人,有的出於一己私欲,但更普遍的心態是「為了社稷,捨我其誰!」。我這三位前政務官同事,你認為他們是屬於哪一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