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寵物  > 寵物醫健 2016 年 10 月 30 日

育犬有責 狗狗要有家教

養狗無須考牌,所以第一次養狗的家長都是靠自己摸索和四處取經,慢慢學懂與狗相處之道。

養狗新鮮人Terry遇上三個月大、有着各種頑皮犬特性的Zero,經過多番調校及訓練才總算令牠變得乖巧聽話。各位準家長養狗前,先好做準備,一同學習教育幼犬。

現時七個月大的Zero已經擺脫稚氣,英氣十足。

兩個月大的唐狗Zero,憑着狗義工提供相片中的可愛模樣,讓Terry一家萌起養狗的念頭。「家裏從未試過養狗,但女兒一直很想養,加上看見Zero精靈活潑的模樣,便決定把牠從義工手中領走。」Terry說。

原本領養前義工會先作家訪,查看Terry家居環境及教導她照顧幼犬的準備工作等,惟義工有急事需要離港,因此Terry要提早一個月,並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領Zero回家。當時Terry剛外遊回港,傻懵懵的Zero連同一包尿片和一包狗糧在此刻同時蒞臨,在混沌一片下,她開始學習如何做狗家長!頭一個星期,初到貴境的Zero會吠會到處便溺,讓Terry一家十分頭痛。

 

認識本性 切忌責怪

其實Terry所面對的,是絕大多數狗家長的問題。如何解決?動物行為獸醫Dr.Cynthia Smillie為大家解說。「幼犬常見的行為問題包括在家中經常吠叫、到處大小便、胡亂咬物、跳躍不停、在街外與家長拉扯狗帶,及與其他狗隻出現相處問題等,家長一般最好在幼犬四至十二星期大的時候帶牠們認識生活環境、對牠作基本訓練及出街散步。

如果犬隻出現行為問題,獸醫通常會透過三方面去解決,第一是行為矯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第二是服從訓練(Obedience Training),最後是藥物治療(Medication),三者互相配合,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透過與狗隻溝通,以及了解牠們的心理而解決。」

Dr.Cynthia指出在任何情況下家長都不應該體罰家中狗隻,應對症下藥去訓練和調教,適當的獎勵亦有助成效。例如吠叫和跳躍乃狗隻的天性,若果牠們過多吠叫及經常跳躍不定,家長應去找尋原因,而非責怪牠們。

動物行為獸醫Dr.Cynthia指出在任何情況下,家長也不應該體罰狗狗。

 

行為問題 獎勵改善

Terry回憶三個多月前Zero初到家時的情況說,「雖然我有教牠在狗廁所便溺,但Zero經常無記性,到處大小便;家中無人時會亂咬東西,大肆破壞;出外時戴上狗繩時搶繩問題又十分嚴重。」Zero的諸多行為問題令Terry又擔心又頭痛,一直都有看書和上網搜尋資料嘗試解決,但成效不是很大,最後她在朋友建議下決定向狗隻訓練員尋求協助。

Terry從狗隻訓練員口中得知幼犬在家中隨處便溺的問題十分普遍,家長除了不應責罵牠們外,反而應該用獎勵的方式去教導牠。Terry在聽從狗隻訓練員指示後成功令Zero懂得在適當地方小便,十分興奮,「一次帶Zero在家中散步時,牠恰巧就在我設置給牠的小便處如廁,我便不斷稱讚牠,還給予牠零食獎勵,讓牠知道在這裏小便會獲得獎勵,從此牠便會記得!」訓練員亦教導她應該為Zero養成在街才小便的習慣,一日至少兩次帶牠散步並如廁,便可徹底改善問題。

家中無人時,Zero會亂咬東西,大肆破壞。

 

護欄及門框上滿是Zero的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