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16 年 06 月 20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同門比拼 食材與工夫

兩個在瑞士讀酒店餐飲管理及廚藝的同門師兄弟,相約在其中一人家中煮一餐飯,我有幸是座上客坐享其成。一位如今長住歐洲做逍遙公子,百無聊賴回港一遊,起行前在當地街市買了當造的白露筍和黃油菰回來,他負責煮意大利麵和露筍前菜。另一位是在本地打理大酒店的話事人,對食特別用心,可以為一碗叉蛋飯鑽研幾年,這天的湯、主菜和甜品由他出手。

兩人揚言做足五星級全套餐飲服務,由擺布座位、餐具、開酒和侍酒,削皮與煎焗,到上菜和收碟,功架十足,廿多年前在課堂上學到的,竟然沒有還給學校,他們的老師應感到安慰,我與同桌友人也大感安心。

過去曾吃過歐洲和日本空運到港的新鮮白露筍,獨特的味道令人難忘,但價錢可不便宜,比歐洲街市價貴五、六倍,今次從奧地利人肉速遞而來,正是一家便宜兩家着。新鮮飽滿的黃油菰在港更少見,不添重味做一道意大利麵,說要更突出它的幽香。

可惜,這批遠渡重洋的白露筍沒些風味,吃得人人皺眉。大家在餐桌前研究死因,集思廣益後斷定是由收割至今存放太久,而且經歷過上天下地再入雪櫃數度強烈溫差變化,白露筍的特殊氣味已蕩然無存。屈指一算,從維也納的街市買入到在香港的廚房落鑊,剛好七天,白露筍雖不至於見光死,但標梅已過,索然無味。

梁家權攝

尤幸黃油菰依然不可方物,未煮已嗅到那含蓄的幽香。兩人在歐洲生活過,說黃油菰不應清洗,只需輕抹拭走塵垢。聽了握腕輕嘆,事關去年得到一包靚鮮黃油菰,用水沖洗幾遍,除了幾乎化成碎片之外,原來連菰香都被沖淡。今次由專家炮製,以簡單調味的意大利麵來襯托,黃油菰的真滋味全交出來。

曾想安排一次旅程,到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森林,由老行尊帶領及辨識,隨手撿摘野生菰菌,然後第一時間回去烹煮;也計劃到田間挖掘一生從不見天日的最嫩白露筍,然後一把把直接放進嘴巴咬,真正吃在新鮮的最前,但如此想做就去做的奢侈行為,恐怕多捱一段日子也難如願,現在能吃到老友帶回來的珍品,已是福份。

這些都是食材取勝,真正考工夫的是那個看似是罐頭貨的蝦湯,四碟湯是斤半生猛中蝦的精華。首先將每隻蝦切成三段,把鍋子燒紅,用可以耐高溫的橄欖油,放蝦之後切勿攪動,燒至蝦殼變紅才兜勻再燒,然後澆白酒,未幾加水及放入洋蔥、紅蘿蔔、羅勒和迷迭香,煮半小時後將所有材料撈走及將箇中的汁壓出來,加入已打碎的鮮蝦肉及少量茄膏,再煮片刻。

這鍋湯,不講花巧,沒有特別的調味,全靠鮮冶食材釋出所有原始味道,我決心試做。生蝦,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