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Auto Mobile 2016 年 03 月 05 日

近乎完美 Toyota Prius

作為一位車評人,可以說沒有車能夠用「完美」一詞來評價,

但這最新而且已經踏入第四代的Prius,

測試過後對於性能及操控表現都已能配上「近乎完美」來形容,

全車對於我來說只有一個地方設計不太喜歡,

但由於這只是個人的問題,不會扣分並留待結尾分享。

新車設計極具改裝潛力,加一套擾流已充滿跑格。

規格表

車輛名稱:Toyota Prius

車身尺碼: 4,504mm×1,760mm×1,470mm(長×闊×高)

軸  距: 2,700mm

座椅數目:5

引擎容積:1,797c.c.

引擎形式:直列四汽缸引擎

最大馬力:98hp/5,200rpm

最大扭力:14.5kgm/3,600rpm

電動馬達最大馬力:72ps

電動馬達最大扭力:16.6kgm

傳動系統:E-CVT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

驅動模式: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輪圈尺碼:標準配備15吋合金輪圈

綜合油耗:37.2 km/L (JC08 Mode)

售  價:$299,600起

車  輛:Crown Motors Ltd.

電  話:2884 7999

新引擎雖然馬力與上代接近,行車表現卻提升不少。

由去年廠方公佈首張廠圖開始,直至車展看到第四代Prius的真身,其實我對於外形設計仍然有保留態度。一方面感覺實在前衛,而另一方面車尾的飛揚線條亦好像與前頭有點不太配合。

不過原來把車開到街上,這台新車不論是近身觀看或是透過相機鏡頭,以叢林、古色古香的中國建築還是城市高樓作背景,卻同樣非常奪目上鏡。加上剛過去的日本東京車展有不少改裝公司替新車推出整套車身擾流部件,才發現原來新Prius的外形可塑性極高,漸漸由保留態度轉變成欣賞。

翻查有關Prius的資料,可以找到不少關於裏外設計的講解,但在抽取當中數項重點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新Prius採用了全新的TNGA車架,TNGA意思是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的縮寫。新車架具備五項重點及四十六項提升,簡單一點便是提升操控、提升車架剛性、降低車架重心、提升車內隔音效果及降低車架重量。而四十六項其他資料大家還是到日本網站慢慢細閱較好。

而在外形設計方面,新Prius亦有參考上代舊型號的設計,不過為了降低風阻來幫助提升燃油效率的表現,新車在車體設計上盡量應用空氣動力學,保留了過去水滴形的側身設計,但重新勾畫車頂線條,把最高點向前方移動,而車尾再拉長延伸至後端,除此之外,新Prius側身同樣隱藏不少幫助車身導流的板狀設計,例如頭燈旁的泵把連同沙板位置,尾燈旁油缸蓋後方的位置,車底以平直式設計,而車尾泵把亦有效幫助排走車尾的亂流。最後,合金輪圈外還再加上俗稱「轆cap」的輪圈蓋,亦是同樣能幫助降低風阻而設計,這樣成功讓新Prius能達至0.24Cd的特低風阻系數。

新Prius側身同樣隱藏不少幫助車身導流的板狀設計,例如頭燈旁的泵把連同沙板位置,尾燈旁油缸蓋後方的位置。

空間提升與空間依舊

新車的車身體積較以往提升,總長增了六十一毫米達四千五百四十毫米,總闊度增加了十五毫米達一千七百六十毫米,而車身的總高度降低了二十毫米至一千四百七十毫米,這種闊車體低重心設計,廠方表示是參考了86車型的設計比例原素,除了有助降低風阻,亦有助提升操控表現。

車身體積增加,而且車頂的最高位置向前移動,坐上駕駛席,空間得到不少提升,特別是頭頂的位置亦見充裕。調校好座椅,再到後排座椅試乘,兩膝及小腿空間不俗,惟頭頂依舊受傾斜尾部線條影響,空間與舊版本相近,但並不會出現「頂頭」現象。

多功能軚環能控制音響及屏幕顯示。

啟動純電模式或轉換行車模式鍵均設於波箱台左方。

冷氣風口設計非常精緻,小小的金屬配件也刻有Prius字樣。

原裝已配備彩色音響屏幕,而且還是高價的JBL出品。

儀表台是全新的設計手法,整個表台可分成上、中、下三層,最上方是集合跳字式儀表、多功能彩色屏幕及一切警示燈號功能於一身。中層是以黑式塑料塑造出儀表台的形態,第三層則是一個倒T字形的框架,恆溫冷氣系統及彩色音響屏幕全置於此。視覺上,這兩項設備好像分離了儀表台方式安裝。儀表台下方是獨立的第四層設計,除了有好像一朵藍玫瑰的波擋頭外,還有各種行車模式選擇鍵。

補充一點,是中置儀表的設計,是因為新Prius設有Head Up Display系統,只要按動HUD鍵,投射儀表便會在駕駛者直視的擋風玻璃範圍顯示,讓駕駛者能更專注前方的路面。

三幅式多功能軚環設有行車模式資訊顯示及音響系統調校快捷鍵功能,右下方再設有定速巡航功能撥鍵。以往取向環保節能的Prius車系,現在亦增添了兩段溫度調節座椅及背部電動充氣墊腰部承托調校,雖然車系一直以來均不設天窗或天幕來減輕車重,但論新Prius的豪華設備,其實已經相當豐富。

啟動Power Mode,儀表板圖像會轉變成紅色燈效,提醒駕駛者可以油電混合火力全開。

如果不看屏幕圖像輸出顯示,根本不會察覺油電混合設換的一刻,完全零震動。

波擋頭設計有如一朵藍玫瑰,造型吸引。

駕駛席座椅具有溫度調節功能,寒冷天氣更感舒適。

燃油燃燒更徹底

新Prius搭載編號2ZR-FXE,一點八公升直列四缸Dual VVT-i Atkinson循環引擎,引擎重點改變了EGR廢氣回收系統的設計,把廢氣更順暢地重新引進引擎再燃燒,確保所有燃油得到充份使用。

而引擎散熱效能方面,廠方將傳統前後雙行排列的水箱水路改變成上下平行式排列來提升引擎降溫效果。另外由電池傳送到馬達的電線同樣採用低損失物料製造,減少電力傳送因電阻而浪費,最後全新的鎳氫電池體積縮小百分之十,PCU功率控制單元體積縮小百分之三十一,即由三十九點四公升縮少至三十五點五公升,重量由四十一點三公斤減至四十點三公斤。以往平放安裝於車底的電池,現在只需置於油缸前方便可,幫助降低了車重之餘重量分佈更加平均。不過一點,電池雖然縮小了,但電力輸出表現卻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八,這點可以看到未來不論是油電混合車型還是純電力驅動車型,只要電池科技繼續不斷繼續發展,提升車輛表現可說是無限大。

現在新Prius的油電混合引擎,汽油引擎最大馬力98ps/5200rpm,最大扭力14.4kgm/3,600rpm,電動馬達能產生七十二匹馬力及16.5kgm扭力,綜合馬力輸出為一百二十二匹。從數字上,感覺與上代Prius非常相近,不過實際行車時,卻會發現完全超出預期。

前排座椅空間感提升,特別是頭部位置。

儀表台以多層式設計,更有立體感。

尾燈設計帶點科幻味道,原來有助減輕風阻。

最不喜歡的位置,看圖你可想像到好像那一樣東西嗎?

豪華版標準配備LED射燈組合。

這頭燈設計非常大膽創新,且愈看愈吸引。

後排座椅頭部空間與上代接近,屬合格分數。

操控佳 行車更順滑

談到油電混合車型,第一聯想自然是以環保經濟低排放,但操控好,可能會排得比較後。不過新Prius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操控相當之高,特別是一些中速彎角,大部分時間都不需要減速或制動,這點是非常深刻。

新車架給我的感覺是剛性非常足夠,而懸掛系統更是匹配,這套懸掛的吸震力軟硬適中,駛經起伏不平的路面完全得到過濾,車廂豪無跳動之感。舒適表現得到高分數,攻彎亦是一樣,在大或中型的彎角,車身傾側並不明顯,在山路上一直保持均速,就算是八十、九十公里亦無需減速,有時候我還會刻意加深油門多提升速度。

只要你過去有駕駛油電混合動力的車型,相信都會知道制動時能量回收的感覺是如何,那種好像急施制動的感覺,在新Prius上完全沒有了,制動感與一般汽油車型無異,但制動效果依然因能量回收較一般車型效好,這點確實值得讚賞。除了制動,其實起步亦是比以往更加順暢,新車保留以純電力來起步,到達時速三十公里後汽油引擎便會介入,就是這轉接的一瞬間,現在已經能做到零震蕩,如果不特別留意圖像提供的顯示,根本不會察覺到。

傳動系統方面,依舊採用E-CVT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這套傳動並不是為高性能而生,沒有加減升降模式,不過設有Eco Mode、Normal Mode及PWR Mode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可以選擇,Eco與Normal模式時,系統會以節能優先方式行車,波箱的反應及引擎動力輸出較柔;而PWR模式,波箱與油門反應,會比前兩種模式更加敏感,駕駛感較爽快。

試過在一段直路上進行靜止加速,新車的提速表現比我預期中快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左右,到達時速一百公里的時間距離亦較短,日常行車,這種動力輸出已經足夠有餘。硬要迫使引擎進入高轉,運作聲音開始明顯,加速力在中尾段開始放緩,始終Prius車系並不是一台揭背跑車,無為強「車」所難。

新車在油耗方面廠方公佈最強的E版一升汽油可行駛多達四十點八公里路程,以本地油價計算約三毫三行走一公里,驚人?而A版亦可有每升油行走三十七點二公里佳績,就算廠方測試JC08模式,實際香港行車多加一毫半毫,都是非常理想的表現。

最後便是售價,上一代Prius豪華版定價三十一萬六千四百元,而超級豪華版三十六萬六千一百元,現在這台新Prius 入門型號二十九萬九千六百元、頂級版也只是三十三萬三千二百元,性能更出色價錢還降低了,多了一個借口遲一步考慮純電動車。

車尾延長設計有助降低風阻亦可當作尾翼。

最不喜歡的一個位置

在引文中提及,新Prius有一個位置是筆者不太喜歡的,便是手枕箱前台的設計,先不說那亮白烤漆如瓷的顏色,造型實有點像公共洗手間中常見的一個器具,而且特別是平放時,相似度更達九十巴仙,或許不是純白色澤感覺會較好,但設計師在這個位置真心沒有考慮清楚。不過這個手枕箱前台與測試車評分無關亦沒帶來任何影響,所以最終我仍給予滿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