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理財  > 投資攻略 2015 年 04 月 29 日

三十三萬元 做業主 美國投資險中求勝

香港樓價之高,足以令全球咋舌,因而不少港人選擇去海外投資,令只夠在香港當首期的資金,可以在外地置業,還不是國內邊緣城市的「貨色」。

美國由一線城市紐約、洛杉磯,至被譽為「死城」的底特律,物業價格差距非常大,相對買家的選擇亦十分多。紐約一間獨立屋最平三百萬港元,底特律則最平三十三萬元,租金回報率還可達十多厘。有公司甚至將未發展的地皮分割出售,即使只有幾萬元在手,亦可以購入業權做地主,可見在美國置業,「款式」隨時多過茶餐廳的餐牌。

不過業內人士就奉勸買家,投資前應留意每個州份的稅制差異,而且回報率愈高的物業,潛在風險亦愈高,小心把握美國樓市正從低谷爬升的機遇。

經過○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經濟和樓價都逐漸復甦,吸引海外買家到當地投資物業。

國樓市在經歷數年低迷期後,近年已重見升軌,中原地產項目部中國及海外物業營業董事許大衛指出,過去紐約和加州都是港人最熱衷投資的地區,尤其是紐約,「樓價介乎三、四百萬至過億港元,香港人都係鍾意投資大城市,雖然美國經濟未完全復甦,但近三年紐約樓價平均升幅已有兩成。」

七年前開始在紐約買樓的港人楊先生認為,在美國買樓最重要是學區,即香港的校網,「我最初以五十五萬美元購入一個『兩家庭』的物業,即該物業可以住兩個家庭,至三年前以六十八萬美元轉手。」其後他再以三百八十七萬港元購入一間連地庫共二千四百呎的獨立屋,現市值約五百五十八萬港元,升值四成多。至於學區欠佳的地區升幅明顯較遜,楊先生提醒港人最多只能造五、六成按揭。

楊先生七年前開始在紐約買樓,雖然時值美國經濟低潮,但現時帳面賺二百多萬,置業貼士是要揀學區。

楊先生的單位現市值五百多萬港元,但面積共二千多呎,更有車庫,羨煞不少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