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校長視野 2014 年 12 月 12 日

陳繁昌

陳繁昌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出身筲箕灣阿公岩。 獲獎學金遠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修讀本科及碩士課程,並在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 留美四十年,歷任耶魯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助理署長。 陳教授大半生尋找教研夢,對教育、科技發展、培育年輕一代亦有獨到見解。

The Race to the Top

香港科學園今年主辦的亞太創新峰會,滙聚香港和國際各界代表,探討創新對社會的影響。我應邀出席校長論壇,與其他大學校長一同探討知識轉移如何推動大學發展。

多個演講中,最吸引我的是Hermann Hauser博士就國際在知識轉移的發展發表的演說。日前,我有機會在財政司司長宴請的私人午餐中跟他深入傾談,也見過他的女兒。Hermann是創投公司Amadeus Capital的創辦人之一,專門投資新科技公司。他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完成物理碩士學位,後到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Hermann父親叫他學好英語這種國際語言,今天他鼓勵女兒學好中文。

Hermann創辦Amadeus可說是無心插柳。他深懂科學,成功創辦不少創新科技公司,更間接成為多名創業者的「義務顧問」,甚至邀請他投資。一九九七年他毅然創立Amadeus,今天已在市場上穩佔一席位。他投資的初創公司不少已是行內龍頭,如ARM專門研發高性能晶片,整體晶片銷量比電腦晶片製造商Intel高出二十倍。他眼光獨到、具環球視野、卓越的判斷力和對新科技的了解是成功的關鍵。他獲世界著名的英國皇家學院頒授院士,表揚他把科學轉化為成功的商業,達至不折不扣的「知識轉移」。

Hermann於講座首先指出大學的角色是培育人才,個別學生的「吸金能力」遠超大學擁有的知識產權。他深信科技轉移對社會、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但是不要一窩蜂成立初創公司,他以電動汽車Tesla為例,認為只有革命性的新意念,才能轉化為成功企業。若是技術提升就適合把技術提供給成熟穩健的企業,例如勞斯萊斯。

他親述英國這個傳統國家也積極求變,政府擺脫大市場、小政府的觀念,早已成立工作小組推動國家發展以應對全球激烈競爭,並於二○○七年發表The Race to the Top報告,肯定創新科技列高增值工業和服務業的重要性,並建議成立英國科技政策委員會,領導多個研究及政府部門勾畫創新發展藍圖。委員會於二○一○年推出Catapult計劃,重點資助七個以產業為主的技術與創新項目,將科研能力轉化為新產品和服務,創造經濟增長。

他認為創業艱難。創業者須有冒險精神、出色的營商理念及各方協助,包括政府、創投資金和大學。人才是關鍵。他指出創業者的特質:充滿熱誠和理想、高度樂觀主義、領導才能、掌握科技和市場脈搏及優秀語文能力(中英語俱佳)。這是他的經驗之談,我深有同感。

英國是工業革命先驅,大概這種以先進技術推動經濟,帶來巨大效益的思維早已植根英國。劍橋大學多年來盛產出色的科學家,六○年代決定創立科學園,把科學創新研究轉化和應用。目前劍橋科學園有一千五百間新科技公司,年收入達一百三十億英鎊。回看香港在科技產業的發展,雖已通過成立創新與科技局,前路挑戰重重,若能更主動推進,才不致令大好機會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