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4 年 09 月 18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預防勝於治療

世上無完美,儘管醫術和科技昌明,治療方法推陳出新,針對癌症的調強放射治療準確如導彈,但還是有所局限。十年前,調強放射治療面世,將所需放射線劑量精準地射到特定身體部位,避免影響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大大減低不必要的副作用;不過,部分腫瘤如頭頸癌鄰近口腔、腦和眼等重要器官,使用調強放射治療仍不能完全避免後遺症。

何解?頭頸癌包括舌癌及鼻咽癌等,由於其腫瘤位於或貼近口腔和黏膜,接受放射治療時會破壞口水腺,造成口乾之餘,還令口水變酸,容易導致蛀牙。頭頸癌的治療亦通常包括頸部淋巴,由於淋巴位處頸動脈側旁,頸動脈接受放射治療後,容易併發動脈硬化,成為繼都市人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之後,第四個引致中風的高危因素。頭頸癌的腫瘤長在腦部的周圍,調強放射治療雖然準確,也有損害腦幹及脊髓的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

五十多歲的周先生正為應對調強放射治療可能帶來的併發症,而調節生活習慣。三年前,他確診患上第三期鼻咽癌,那時頸部兩邊淋巴已受腫瘤影響。經腫瘤科醫生建議,他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以控制原發腫瘤的同時,可處理擴散了的癌細胞。至接受放射治療第二周,他已覺得口乾兼味覺盡失,全無食慾。調強放射治療針對的範圍雖小,但在治療第三周後期,他鼻咽下緣的咽喉因治療而出現放射性咽喉炎,因而感到喉嚨疼痛。

當時醫生鼓勵他:「現在你的味覺全失,與其要捱又乾又硬的食物,不如嘗試把食物用攪拌機變成流質,例如把菜和粥拌成糊狀,同時也要多喝全脂奶,因為當你吸收足夠營養,放射性喉炎便會改善,痛楚自然減少。」

周先生依照醫生的建議,努力攝取不同養分,的確很快減少咽喉痛楚。不過,當放射治療完畢了,醫生便很認真的勸諫他:「放射治療期間,你的新陳代謝率提高了,所以要攝取大量營養補充,但從今以後,飲食和生活方針要改變,否則會出現三大併發症。」

「三大併發症?」周先生一聽,大為緊張。「沒錯。第一,放射治療令你口乾,且口水變酸易壞牙,一定要定期接受牙科檢查;第二,雙耳要保持乾爽免濕水,否則容易發炎;第三點是最重要的,由於你兩邊的頸動脈曾接受放射治療,增加了頸動脈堵塞致中風的危機,從今以後你要飲食健康,多蔬果多運動,不煙不酒,與三高絕緣。」

周先生每一次覆診,除了檢驗腫瘤的情況之外,醫生都會以同一番話提醒他,周先生亦一直遵循忠告。直至一個多月前,有醫學研究機構作新發表,就是為接受放射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於頸動脈放入支架,改善動脈阻塞。周先生知道這消息後,立即向腫瘤科醫生查問。醫生告訴他,這做法早於十多年前面世,最近的公布只是總結經驗而已。

此時,周先生更不解:「既然有方法醫治併發症,我們又何須一直如此緊張呢?」醫生解釋:「預防勝於治療,相信你也聽過吧!與其有朝一日要動手術植入支架,何不平時健康生活,避此一劫呢?」周先生一邊點頭,一邊靦腆地笑了。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