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校長視野 2014 年 08 月 23 日

陳繁昌

陳繁昌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出身筲箕灣阿公岩。 獲獎學金遠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修讀本科及碩士課程,並在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 留美四十年,歷任耶魯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助理署長。 陳教授大半生尋找教研夢,對教育、科技發展、培育年輕一代亦有獨到見解。

三個得志的少年

「少年得志」,一般人或會聯想到飛黃騰達、事業順利。對我來說,少年得志最大的意義,在於年輕人找到自己的志趣,為目標努力奮鬥,樂在其中,成就理想。近月,我分別遇見三位年輕人,他們清楚自己的志趣,以行動逐步實踐自己的理想,令我既欣喜又佩服。

末屆會考十優狀元Keith,畢業於香港傳統名校,選擇了科大開辦了才兩年的環境管理及科技課程,這是較冷門的課程,更遑論是賺錢的保障。Keith畢業了,我在辦公室與他一席話,自少他已明白大自然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必須好好管理和運用資源。綜觀各間大學的課程,發現只有科大的環境管理及科技跟他的志向不謀而合,四年來他學業成績優異,積極參與跟環保有關的課外活動,最近更在一個全球的環保方案競賽中,以倒數原理的嶄新思維提高用戶對用電的警覺,擊敗萬多位參賽者奪冠。言談間,Keith對能源問題瞭如指掌,他相信經濟誘因可以影響人的行為習慣,二十一歲的他將到劍橋大學修讀經濟學碩士課程,進一步鑽研經濟與環保的關係。

三位得志的少年,(左起)Keith、Ewina及Victor。

十八歲的Victor是科大物理系二年級生,剛在波蘭和加拿大出席學術會議,並在會上發表自己的學術論文,出席人士都以為他是教授,我和Victor一談到物理,他表現成熟,有條不紊地分享他在「網絡可靠性」的研究,甚具學者風範。中學時期的Victor已醉心物理,他參加科大國際奧林匹克物理賽的訓練班,奪得國際賽和亞洲賽金牌,十六歲憑優異成績選定科大物理系。他並不是書獃子,積極投入宿舍生活、組織Y-talk、也學懂彈結他;他一年級已主動爭取參加本科生研究計劃,並在校內的比賽中奪得金獎。同時他亦參與博士生的研討會,嘗試將物理應用在不同層面,滿腦子大計的他明年春天會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交流。

第三位女生並不是科大人,是我在恒隆數學獎頒獎禮上遇見的Ewina,她是上屆的銅獎得主,也畢業於傳統名校。有別於其他得獎隊伍,Ewina是自己獨自進行數學比賽的研究,她深入淺出向評判團解釋圖像的複雜還原理論,並把理論融會到日常生活,可見她對數學充滿熱誠。談及她將來的計劃,Ewina直接地告訴我一直對生物醫學工程很感興趣,她主動蒐集相關升學資料,經過一輪比較後才選定到南加州大學(USC)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她發現USC師生比例很低,有利往後學習。

三位年輕人都是來自香港普通家庭,他們的家長都十分尊重子女的興趣,並未因子女學業成績優異而「建議」他們選擇更有「錢途」的學科。三位走着自己路向的年輕人流露出純真、喜悅,充滿自信,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滿足感。憑藉天賦,他們固然可隨心選擇路向,但行行出狀元,我相信只要找到自己的志向和明確的目標,專心致志,而不只着眼物質回報,定能充分發揮潛能,開拓自己的一片天。這班人才的力量正是社會最寶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