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4 年 03 月 09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見證突破

八年前被確診患上晚期肺癌的金女士,正是過去十年肺癌治療方法蛻變的活見證。

二○○六年,金女士當時六十五歲,她從不抽煙,確診時卻已是晚期肺癌。對此,那年代的醫生第一個想法自然是由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引起的肺腺癌。

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以及研製出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這醫學發現,可追溯至十年前。當EGFR受體受到刺激,便會產生訊息指揮癌細胞不斷生長。雖然目前醫生會抽取患者的腫瘤組織進行化驗,以分辨患者的腫瘤是否帶有EGFR基因突變,但當年這做法仍未成為常規,故醫生直接為金女士處方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

只是,金女士使用有關標靶藥物一個月後,病情仍無明顯改善,當時醫生推論她並無EGFR基因突變,故決定改用化療。幸運地,金女士的腫瘤對化療有良好反應,五個月後,正電子掃描結果顯示幾乎不見腫瘤影蹤,於是往後的五年多,她繼續接受化療,每隔大約五至六周一次,持續控制腫瘤生長,成為「持效化療」。

過去,由於肺癌患者多是吸煙的年長人士,難以長期承受化療產生的副作用,故一般接受四至六個化療療程已需停藥。約至二○○九年,醫學界也證實化療作為「持效治療」的效用,這不單因為愈來愈多非吸煙的較年輕肺癌患者,而且新一代的化療藥物副作用減少,即使長期使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亦較以往低。這解釋了金女士多年來因「持效化療」而達到推遲復發時間的效果,而她正是「持效化療」的「先行者」。

雖說副作用較過去的少,但金女士接受化療後的首兩天還是會感到疲乏,特別是五年多以來幾近月復月的化療,難免令金女士覺得厭倦,最終她決意停藥。這一次,幸運之神卻沒有伸出援手,金女士停藥九個月後的癌症指標回升,掃描結果亦顯示肺部腫瘤翻發,需要再用藥治理。

重新開始化療療程的初期,金女士的情況還算理想,誰知一年多後、即大概是二○一三年尾,她的腫瘤已不能受控。以過去治療晚期肺癌的常用方法,金女士似乎須轉用二線化療,但峰迴路轉,醫學界於二○一一年研製出針對ALK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標靶藥物,成為十年前發現EGFR基因突變之外的另一重大科研成果,也成為金女士現時治療的首選。

這一大突破,為金女士的治療帶來新曙光。醫生建議她接受ALK基因突變檢測,證實她的腫瘤原來帶有ALK基因突變。由於標靶治療能針對腫瘤發病原因的基因突變,金女士使用後的病情大大改善。醫生預計,她未來的治療成效持續不錯,可保持比化療更好的生活質素。回想當初,金女士能受惠於發病時未有的ALK基因治療突破,多得「持效化療」控制腫瘤,為她帶來的七年時光。

金女士對抗晚期肺癌的經歷,的確帶出肺癌治療在過去十年的多項重大發展。除了EGFR基因突變、持效化療、ALK基因突變,肺癌中「非小細胞肺癌」所細分的鱗癌及腺癌,治療方案亦不再如以往單一,醫治肺鱗癌患者與肺腺癌患者的藥物會更多更針對性。

常言道:「天時、地利、人和。」患者能否抵抗病魔的挑戰,天時之外,更重要的是靠科研人員不斷在醫學上帶來新突破,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病選擇。過去十年的科研成果惠及眾多癌症患者,未來發展將會更蓬勃,為更多患者帶來新希望。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