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港媽面書 2014 年 03 月 07 日

潘澄

曾為公司管理層,長期搏殺令家中兩隻小怪獸終日處於無政府狀態,把心一橫班師回朝,用冷眼熱血道盡養兒育女趣事、家長圈子的荒謬事。

起跑線的交叉點

社會上對起跑線的討論相當熾熱,今日再談談走在人生不同起跑線上,結果卻殊途同歸的故事。WhatsApp獲facebook以天價一千四百八十二億港元收購,兩位創辦人庫姆(Jan Koum)與阿克頓(Brian Acton)一夜之間成了全世界都關注的億萬富豪。

關於庫姆,現時大家都知道他來自東歐鐵幕國家烏克蘭,一九七七年生於基輔附近的一個小農莊,是家中獨子,父親是一名建築工頭,母親是家庭主婦,一家生活在赤貧下。「我們的學校連室內廁所也沒有。試想像在烏克蘭的冬天,在攝氏負二十度的氣溫下,小孩要跑過停車場才可以上廁所……」這位靠網絡發達的紅人,他的起跑線在哪裏?庫姆自白:「(小時候)我沒有電腦,只有一個算盤。」

十六歲時,庫姆因其猶太血統,與母親和祖母獲得移民美國的機會。母親當上臨時保母,庫姆則在雜貨店打掃以幫補家計,經常要靠食物救濟券過活。一心打算前後腳出國的父親結果留了在烏克蘭,數年後因病離世。母親及後也確診患癌,一家只好靠殘疾津貼度日。

在起跑線上大落後的庫姆,並沒有因此輸掉人生。十八歲時靠在二手書局買來的手冊自學電腦程式,對比起現今幾歲小孩便人手一部iPhone、iPad,他至十九歲時才擁有人生第一部電腦。高中畢業後入讀聖荷西公立大學,先在會計公司Ernest & Young、然後在Yahoo兼職賺學費。才入職兩星期,因伺服器故障,上司David Filo(Yahoo創辦人)把正在上課的庫姆急召回公司參與維修。本來就討厭上學的他竟順勢離開校園,與蓋茨、朱克伯格等看齊,展開人生另一章。

相比起庫姆的艱苦童年,年長四歲的阿克頓則生活在一條現今家長夢寐以求的起跑線上。他的繼父是一名職業高球手,母親則創立了一間空運公司,一家人住在佛羅里達州的市郊,過着優越的生活。與中途輟學的庫姆不同,阿克頓擁有名校史丹福大學的電腦學位,履歷表相當亮麗:先後任職蘋果電腦、Adobe Systems等大機構,是Yahoo第四十四名員工,位高至工程副總裁。他在Yahoo結識了坐在對面枱的庫姆,兩個原本在不同賽道上的跑手,在矽谷遇上,而且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走在同一條人生路上,庫姆明顯是後發先至。阿克頓在二○○○年的科網泡沬爆破中,損失數以百萬計美元。至二○○七年,他與庫姆同日離開Yahoo,先後求職facebook均被拒。庫姆在二○○九年購入首部iPhone後,很快便發現了apps潛藏的商機,研發WhatsApp並成立公司。九個月後,仍失業的阿克頓才加入,因成功找來投資者設立起動基金,獲給予創辦人地位。事實上,WhatsApp的成功與庫姆童年時的艱苦生活不可分割,因家貧兼怕電話遭秘密警察竊聽,故他矢志要開發簡易且不會披露個人私隱的通訊方法。

在獲facebook收購的天價交易中,估計大股東庫姆可獲得五百三十億港元,並進身facebook董事局;阿克頓則進帳二百三十四億。所以說,起跑線上的輸贏,並不就是人生的賽果。所謂千金難買少年窮,有時看似失敗的起步,或許正潛藏了他日運轉乾坤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