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港媽面書 2013 年 10 月 29 日

潘澄

曾為公司管理層,長期搏殺令家中兩隻小怪獸終日處於無政府狀態,把心一橫班師回朝,用冷眼熱血道盡養兒育女趣事、家長圈子的荒謬事。

學校的籌款魔咒

關於籌款,我輩成長的最早期記憶,應該來自《歡樂滿東華》。除了藝員吞火劍與肥肥踩雞蛋外,印象最深刻的是「捕」在電視機前,留心那條不斷更新的捐款走馬燈,看看善長仁翁中有沒有熟識的名字。「嘩!捐十蚊都會打個名出嚟喎!」當年的十元八塊當然好用過現在,但畢竟也是一個小數目,對於電視台如此重視一分一毫的捐獻,小小的心靈煞是感動。雖然我們窮得幾乎需要東華接濟,但幾兄弟姊妹為求「出名」,還是試過偷偷以潘家名義,致電表示捐出十元。一見到走馬燈打出「潘家10元」時,忍不住興奮得大笑大叫。那十元捐款如何?印象中節目過後電視台無人跟進,我們也就不了了之了。

今時今日,社會富裕了,勸捐活動反而更為頻繁。好多年沒看過《歡樂滿東華》,更加不知道上星期六晚的《善心滿載仁愛堂》,到底籌了多少錢,反正現時走在大街小巷,無時無刻都有專業籌款者跑出來勸捐。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太多的索求令善心人麻木,於是乎籌款要各出奇謀,譬如說,可以跟學校校長食餐飯。

不知是哪位精英出的鬼主意,位於中西區的天主教聖安多尼小學,為求籌得三十萬元翻新學校圖書館,大力呼學生家長捐款。可是「咪使旨意」捐十元就可在捐款走馬燈上留名,想要在便服日享有穿着便服的特權,最低消費是五百大元,小富豪還可與校長晉餐、享用老師們親手炮製的美食、獲頒感謝狀與紀念筆袋……先別說五百元對基層家庭是個大負擔(坦白說,對中產家庭而言,若同時有兩個孩子在校,無端端要奉上一張金牛,我也感到相當肉赤),與校長吃飯這種「獎勵」,除了擦鞋仔外,應該無人會認為是享受。

捐巨款吃飯這種惹人反感的行徑,其實早在數月前已惹起過風波。天生沒有四肢的生命鬥士力克.胡哲(Nick Vujicic)六月訪港時,大埔浸信會為籌款三億擴堂,竟然開出天價飯局,想與Nick同桌,需花一萬元購買一個「救恩」席,在輿論炮轟下,Nick決定取消出席晚宴。兩個宗教團體在短時間內犯上同樣的錯誤,我不敢肯定教會的執事者思想是否比較單純,抑或面對港人口爽荷包立,感到太過無能為力?

香港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大家都知梁錦松、鄭秀文所屬的教會港福堂超級富貴,我們也很少聽到名校籌款有阻滯,動輒可以斥資數億元去擴建會堂、重建超級校舍,靠的就是名人教友與富貴校友的捐獻,聽聞甚至會出現爭捐以為後人留學位、鬥捐以求顯身價的炫富情況。學校對捐款者的態度也很曖昧,當然不會愚蠢得列明可以與校長同枱吃飯,但至少以我所知,在計算是否頒發獎學金等分數是,能否慷慨回贈學校,會是其中一個考慮指標。執筆至此,突然又很懷念人人有份的《歡樂滿東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