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眼耳鼻舌身意 2013 年 03 月 28 日

陳貝兒

香港第一代娛樂新聞主播,曾採訪奧斯卡、康城影展、威尼斯影展及巴黎、米蘭國際時裝節等國際盛事。現任投資公司公關部副總裁,並繼續活躍於幕前,任節目主持及品牌代言。

哭笑婆婆

從小我便喜歡看故事。公主王子的愛情甜蜜得超現實,如鏡花水月,偶爾看看就如甜品淺嘗。真正令我百看不厭的,其實是《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那些小故事大智慧。

以下這一則,我尤其喜歡,因為是我師父星雲大師講的。

從前,有一個老太太,整天坐在路口哭,被稱為「哭婆婆」。

笑看人生,才能各遂所願。

一天,一位禪師路過此地,便問婆婆為何總是哭哭啼啼的?老太太告訴禪師:她有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賣傘的人家,一個嫁給了賣鞋的人家。每當天晴的時候,她就想起了賣傘的女兒,想到她的傘會賣不出去,因此傷心而哭;而每當天下雨的時候,她又想起賣鞋的女兒,想她的鞋一定不好賣,因此也傷心落淚。所以,無論天晴下雨,她總是在哭。

禪師聽罷,脫口便說:下雨的時候,你要想賣傘的女兒生意好,天晴的時候,你要想賣鞋的女兒賣得好,這樣你就自然不會哭了。

聽了禪師的一番話,老太太頓悟。從此,街頭便有了一個總是樂呵呵的「笑婆婆」。

「哭婆婆」之所以整天哭,是因為她為晴天賣不出傘、雨天賣不出鞋的女兒而憂傷;後來又變成了「笑婆婆」,是因為她在禪師的啟發下思維方式有了改變,看到晴天對賣鞋女兒、雨天對賣傘女兒的好處,由悲轉喜。

同樣一件事,由於思維方式不一樣,結局大不相同。莎翁的《第十二夜》裏,有着這樣的祝福:「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即各遂所願。但,那畢竟只是莎翁筆下的輕喜劇,並不存於現世。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生命裏不能承受的,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故事說的好,很多事情是在乎你怎麼去看,怎麼去想。若抱着樂觀的心態,我們就會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反之亦然;抱着悲觀的心態,我們就會看到事物黑暗面,並沉淪於此。

我一直都相信,幸福就像太陽,每個人都可以看見,但大多人的眼睛卻向別的方向遠眺,因而錯失了機會,如同樂觀的人即使錯失了機會,也會輕描淡寫的以淡然一笑去蓋過悲觀。正面思維地面向太陽,便能看見光明。反之若選擇背着太陽而行,便只會看到黑暗的影子。

有的人時常面帶笑容,開心過活。不要以為一定是因為他的日子比別人的順。其實,心態決定命運,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依然是一天,那,又何必太過執着呢?

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各遂所願!